学校在8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积淀了丰厚的精神基因,尤其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时期形成的“百农精神”,经过孕育发展,已成为学校的名片、底色和广大师生、校友的思想传承,为学校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了使广大师生更好地感悟“百农精神”、学习“百农精神”,也为将来我们更好地践行“百农精神”、传承和弘扬“百农精神”打下坚实基础,现将“百农精神”及其释义进行展示。
“百农精神”
扎根大地 俯首为民的躬耕精神
艰苦奋斗 敬业奉献的赤诚品格
抱朴守拙 务本求真的朴实作风
守正创新 敢为人先的无畏气魄
“百农精神”核心表述释义及逻辑关系
“百农精神”八个关键词具有清晰的层次性与内在关联性,以“扎根”“为民”为根基,以“奋斗”“奉献”为实践,以“守拙”“求真”为支撑,以“创新”“敢为”为突破,且形成了精神——品格——作风——气魄的逻辑闭环。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根基理念——扎根大地俯首为民的躬耕精神
定位:“百农精神”核心理念的根基,价值目标的指向。
释义:该句虽无“农”字,但有“农”味儿。“扎根大地”一词,字面意思为写物,即农作物在大地扎根生长,此处寓意我校建校86年来,形成了“源于农、兴于农、发展于农、服务于农”的鲜明办学特色,以及我校培养的无数学子,扎根于农业生产实践基层一线,毕其一生为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默默贡献力量;“俯首”一词取自鲁迅的文章《自嘲》“俯首甘为孺子牛”,“为民”一词可说“百农人”做事一心为民,也可说是“百农人”做事勤劳为民。“俯首”“躬耕”两词用低头俯身的躬耕姿态,表达“百农人”将服务人民视为自己的核心责任、行动导向,也饱含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是“百农人”的真实写照。
第二层:实践行动——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赤诚品格
定位:实践行动的核心动力和忠诚品格的生动诠释。
释义: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都有“艰苦奋斗”的具体表述。“三大精神”都表达了革命先辈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矢志不渝。“艰苦奋斗”一词主要表现“百农精神”在意蕴价值上与三大精神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敬业”一词表现“百农精神”中蕴含着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操守;“奉献”一词则递进上升为“百农人”拼搏进取、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赤诚”既表达“百农精神”传承“三大精神”的红色基因,又表达学校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还表达全校师生忠诚于河南科技学院的高尚品德。该句虽无“忠”字,但却表达出“百农人”“科院人”可贵的忠诚品格。
第三层:精神特质——抱朴守拙务本求真的朴实作风
定位:道德品格的独特底色和追求本真的科学精神。
释义:我校从延安一路走来,数度异址转徙,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绵延不绝,历久弥新。该句旨在表现:一代代“百农人”“科院人”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和极其匮乏的物质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形成了以“傻子精神”“铁屁股精神”为代表的坚韧淳朴厚道、追求科学本真的朴实作风,以及踏踏实实,进取进步、做人做事的精神特质。
第四层:发展突破——敢为人先的无畏气魄
定位: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
释义:“守正创新”表达“百农精神”是历史积淀与时代使命的交融,既包含扎根大地、艰苦奋斗的底色,又强调务本求真、敢为人先的开创。该句旨在表达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为基、以农业为根、以民需为本。回顾过去,我们坚守初心使命,不断追求卓越;展望未来,我们改革创新、勇毅前行。广大师生不仅有勇敢无畏的胸襟与气魄,也有开创历史的坚定意志和果敢行动。同时也预示着,在“百农精神”的引领下,学校一定能够不断实现跨越式的突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