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媒体小白到实验室达人,从海报设计到净化模型构建,他不断挑战自我,在不同领域间架起桥梁,他跨得了界、拿得了奖、也担得起责,是师生眼中的“全能选手”,他就是宁波大学海运学院2021级轮机工程专业陈恒宇,目前他已推免至山东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他的故事仍在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见证下持续书写关于突破边界、关于永不止息、关于一名青年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在细节中打造安心与可靠
“每个像素都是思想的坐标,每抹色彩都是情感的方程式。”当17岁的陈恒宇在高中学生会第一次接触海报设计时,他没有想到这个爱好会持续那么长时间。来到宁大后,陈恒宇加入了海运学院全媒体中心设计部,从接触Photoshop软件到独立负责海报设计,再到承担部门间沟通任务,一张张通过终审的海报见证了他的成长与蜕变。
谈及大一设计海报的经历,陈恒宇回忆道,他曾为一张海报修改了30多版,历时两周,才通过了层层审核。尽管过程困难重重,但精益求精的态度最终成就了令人满意的海报效果。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对细节的把控能力,也培养了他的耐心和韧性。后来,他担任了海运学院全媒体中心设计部部长。面对部门成员各有所长的现实,他独创“优势矩阵”管理模式,这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理念,大大提升了团队作品通过率。
大三暑假,陈恒宇带领实践小队“夏日晴海队”前往北仑革命烈士纪念馆和张人亚党章学堂实地调研宁波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团队用设计思维重构红色叙事,结合数据、案例和可视化元素,让烈士家书“活”起来,将党章学堂的百年历程化作时空长廊。这种技术能力与人文情怀深度融合的实践,印证了其“设计不止于美,更在于价值传递”的理念。
在等离子体风暴中寻找答案
“当电离辉光在反应器中悄然绽放,我看见化学与动力学的诗意对话。”如果说设计部的经历塑造了陈恒宇的美学素养,那么轮机工程的专业学习则赋予了他科研创新的底层逻辑。在《轮机化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等核心课程中稳居前列的他,始终保持着“理论为基,实践为翼”的双轨思维。
有心人往往会在细微处发现不同。有一次,陈恒宇协助同学修改创新创业比赛PPT时,装置设计图上的参数曲线突然激活了他的科研直觉。面对公厕臭气与病菌处理的技术痛点,他将“组合式等离子体发生器+热催化协同深度净化单元”的设计思路付诸实践。这个将等离子化学与催化反应动力学深度融合的方案,如同精密齿轮般环环相扣:等离子体发生器的高能电子电离及活性自由基生成效应、铁锰催化剂的表面氧化还原活性增强及抗硫中毒改性、反应器热传递效率优化与温度梯度调控……在竺新波老师的指导下,他带领一支三人团队开启了一场跨学科攻坚,最终建立了等离子体热催化协同有机废气净化系统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后对铁-锰催化剂进行优化。
科研从来不是纸上谈兵。为验证废气净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团队深入商场公共卫生间开展实地调研,采集真实环境中的数据。在氨气的刺鼻气息中,他们连续7小时不间断监测空气质量变化。为了提高净化效率,团队不仅在实验室进行了上百次参数优化实验,还突破传统工艺,采用双组分柠檬酸法制备催化剂,极大提升了催化净化能力。同时他们多次走访企业,与环保科技公司、商场管理方等合作伙伴深入交流,确保技术的可行性与推广价值。当两届“互联网+”大赛奖杯相继收入囊中,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这群年轻人用行动诠释了“科研的价值在于真正解决问题”。
在热力学方程里继续人生轨迹
“命运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总会为勇敢者预留惊喜彩蛋。”当陈恒宇获得山东大学保研资格时,这段看似“逆袭”的故事里,早已埋下必然的伏笔。
大三学年,当同龄人陷入保研焦虑时,陈恒宇选择以“归零心态”专注考研复习。在自习室的300多天时间里,他建立起独特的知识管理体系:用思维导图拆解《传热学》的复杂公式,以费曼学习法重构《流体力学》的知识框架。他将数学、专业课与英语的学习科学分块,每天严格执行学习计划。数学方面,梳理历年真题,搭建错题数据库,反复演算直至完全掌握;专业课复习中,他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加深理解,并利用代码模拟流体运动,使抽象概念更加直观;英语学习则采用“精读+泛读”模式,一边分析科技论文句式,一边提升阅读速度。
这种深度学习带来的认知跃迁,最终在保研面试中迸发光芒——在英语问答环节,他用流利的英语将科研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娓娓道来,征服了在场的面试官。
“不要等到完美才出发,要在出发中走向完美。”这是陈恒宇送给学弟学妹的成长箴言。从设计菜鸟到团队领袖,从科研小白到专利持有者,他始终践行着“行动优先”法则。即便在保研材料准备阶段,他仍保持着“动态优化”的迭代思维:个人陈述历经20余次修订,科研成果展示采用信息可视化设计,面试模拟精确到微表情管理。这种将工程思维注入人生规划的智慧,让他成功叩开985高校的大门。
如今,站在新起点上,这位曾用海报设计温暖校园,用科研装置净化空气的追梦者,正在动力工程领域续写着他的热力学传奇。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坐标系从不局限单一维度,真正的优秀,在于让每个选择都成为通往星辰大海的航标。(通讯员 胡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