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交通学院报》

上岸北交大!他是多边形战士王杭洋

作者: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供稿    
2025-04-27     浏览(34)     (0)

王杭洋在军旅生涯中参加抗洪抢险和实弹演习任务,退伍后成为优秀学生。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多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他坚信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实现梦想。


入伍在部队,他抗洪抢险、实弹演习,锤炼过硬本领。退伍回校园,他勤奋好学、努力工作,学业、竞赛、社会实践多手抓。他是成绩优异的尖子生、是雷厉风行的学生会执行主席、是学术科技竞赛达人、是社会实践团队队长……他以优异成绩如愿上岸北京交通大学,他是我校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王杭洋。

青春向党 矢志报国

服役期间,王杭洋敢挑使命重担,不负人民所托,参加2020年江西九江、安徽淮南抗洪抢险任务,连续奋战40余昼夜,守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连续两年参加各类实弹演习任务,锤炼过硬本领,并考取炮手三级等级证书。先后获评百佳新兵、“四有”优秀士兵、旅“五最”先进个人、旅“三信一书”先进个人等,获旅嘉奖1次。

“当兵是蜕变,也是成长。入伍两年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面对困难时决不放弃的意志,拼命咬牙坚持的决心。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中锤炼出的韧性和体魄成为我击败退役复学后各种困难与挑战的法宝。”在谈及军旅岁月时,王杭洋眼神坚定地说道。这段经历仿佛为他注入一股“超能量”,将他锻造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集腋成裘 玉汝于成

退伍复学后的王杭洋,在校园生活中充分展现出了多面才华,将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都经营得有声有色。在学习上,他秉持“勤学好学”理念,扎根专业知识,四学年成绩稳居专业前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蓝海建设慈善基金会等各类奖项拿到手软。在学术科技领域,他积极进取,科技比赛获奖众多,手握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两项,英语四六级、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等各类证书也不在话下。在社会实践中,他充分利用寒暑假期时间,在家乡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办公室实习实践,跟踪走访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污水治理以及未来社区交通规划建设30余日,撰写走访调查报告,并凭借优异表现被抽调到街道非机动车调查专办担任组长,负责非标电动车备案调查与灭失工作,共计排查30000余辆。

“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的锻炼和能力的提升,不仅要立足于课本学习,更要寻找机会运用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能更加体会本专业的魅力。”这是王杭洋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也是他一直以来践行的学习准则。每一次将理论付诸实践,每一次从实践中反哺理论,都让他在专业天地里不断突破自我,向着更高的山峰攀登。

凝心聚力 功不唐捐

作为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守望麦田”实践团队长、全国百强社团“星火燎原”理论社团核心成员,王杭洋先后前往威海、泰安、绍兴、杭州4市8县12村开展社会实践。实践中,王杭洋带领队员围绕理论宣讲、文明实践、乡村支教、企业调研开展活动20余项,活动被学习强国、中国青年网等各类媒体平台报道转载。他所在团队先后获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优秀团队”,并收到了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来的表扬信。个人获评2023年省级社会实践优秀个人,2022年市级、校级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对我来说,参加社会实践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青春的力量只有融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才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能够在服务他人中体悟青春的价值。”正是这份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态度,推动着王杭洋在社会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以始终如一的热忱在社会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作为2025届毕业生,王杭洋成功上岸北京交通大学。备考路上,他有清晰的规划与方法,“我觉得考研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比拼,清楚地了解和认识并且不断超越自己是最重要的。一年的学习,是不断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但是最后咬牙坚持的循环,在这场持久战中一定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控制住自己的玩乐心态,相信一切努力都会呈现在最后结果之中。”同样,他也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传授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一个‘做到’,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叠着问题,困难连着困难,我们要挺胸抬头去面对,去突破,愿你我都能拥有强大的内核,披荆斩棘,一直走在开满鲜花的路上!”

攀山至顶,行海达岸,披星戴月,终得其辉。在新的起点上,我们相信王杭洋定能继续秉持着自己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朝着目标前进,去书写更加绚丽多彩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