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成都锦城学院 - 《锦城学院报》

共启 AI 赋能教育新篇章 打造产教融合创新范式

我校与成都海贝壳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洽谈会

2025-04-29     浏览(23)     (0)

成都锦城学院金融学院院长肖慈方等一行与成都海贝壳科技有限公司在会议上洽谈校企合作,共同探索“AI赋能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等议题,并达成四大核心合作方向,计划在2025年启动首期数据标注项目。双方将共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数字经济产业升级。


本报讯 近日,成都锦城学院金融学院院长肖慈方教授、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晋忠教授、金融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秦洋博士等一行,与成都海贝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哲男、党委书记陈力在金融学院会议室举行校企合作洽谈会。会议围绕“AI赋能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通过校企协同创新,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数字经济产业升级。

会议聚焦四大核心合作方向,一是共建金融科技产业学院与实验室:以头部企业资源为依托,共建“金融科技产业学院”,并联合恒生电子、同花顺等上市公司打造量化投资、智能风控等前沿实验室。二是联合开发AI教学工具与动态教材:针对传统教材滞后于行业实践的痛点,实时融入金融科技领域最新数据与案例,打破教学与市场信息差。三是开展数据标注与实习就业直通计划:以数据标注为突破口,选拔学生参与企业真实业务,并联合制定技能认证体系。四是协同申报科研课题与行业认证体系:围绕金融科技领域共性难题,校企联合申报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推动行业资格证书培训,形成“教学-认证-就业”一体化生态。

金融学院院长肖慈方从合作意愿与战略意义出发,指出:“高校金融人才培养长期滞后于行业实践,校企合作是缩短差距的关键。”他提出,通过企业技术资源与行业场景导入,助力学生掌握实操技能,“例如数据标注、金融科技系统应用等,可让学生从课堂走向实战,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晋忠聚焦合作内容与实施路径,强调:“数据标注是产教融合的突破口,也是学生就业的‘快车道’。”他建议分三步推进合作:短期启动数据标注项目,选拔学生参与企业真实业务;中期联合恒生电子、同花顺等头部企业,共建“金融科技实验室”,开发实操课程与认证体系;长期打造“金融科技产业学院”,探索“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将企业案例嵌入教学全流程。

金融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秦洋补充道:“产教融合需实现校企共赢。通过订单班、课题共研、实验室共建,既能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又能为企业输送精准匹配的人才。”

成都海贝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哲男详细介绍了公司战略布局:“海贝壳深耕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致力于用技术重塑教育范式。”他提出三大合作方向:AI赋能教学:开发动态教材,实时更新行业数据与知识点,弥补教学与市场的信息差;实习就业直通:联合恒生电子等上市公司,为学生提供金融科技系统实操培训,实现“学习-实习-就业”无缝衔接;实验室共建:引入头部企业技术资源,打造“量化投资”“智能风控”等前沿实验室,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党委书记陈力从市场需求角度强调:“实用型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需求。校企合作需精准对接企业用人标准,从课程设计到技能认证,全程与企业需求挂钩。”

会上,双方明确将围绕“数据标注”“实验室共建”“产教融合”三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计划于2025年暑期启动首期数据标注项目,选拔学生参与企业实训,并联合开发《金融科技系统实操》等课程,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为保障合作高效推进,双方成立校企联合工作组,由校方黄子逸、企业方朱哲男牵头对接,定期召开推进会,确保项目快速落地。

未来,双方将以框架协议为基础,分阶段深化合作:短期内完成协议签署并落地数据标注、实验室建设项目;中期联合申报“金融科技产教融合创新中心”,推动教学成果产业化;长期目标聚焦西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高地建设,通过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为成都市打造国家级数字经济示范区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储备,助力数字中国战略在西部落地生根。

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 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