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玉龙 朱英斌
日前,石油工程研究院中标的“青海油田采油一厂环氧树脂涂层颗粒人工井壁防砂工艺技术服务”项目正式启动,防砂技术团队克服高原环境挑战,通过与青海油田采油一厂、青海井下作业等多方共同协作,高效完成首口出砂井——跃Ⅱ51-2向井人工井壁防砂施工,为大港油田防砂品牌后续规模化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 精准破解高原出砂难题
跃Ⅱ51-2向井位于跃进二号东高点五层系,针对该层系地质储层胶结疏松、射孔跨度大、油层渗透率级差大、出砂严重等出砂难题,该院防砂技术团队联合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地质、工程部门开展多轮次方案论证,依照“一井一策”理念,优选环氧树脂涂层颗粒人工井壁防砂技术,并优化工艺流程和施工参数,采用大排量充填工艺,有效平衡层间渗透率差异,成功构建连续高效的挡砂屏障,提升油井生产稳定性。
高效协同 打造高原施工新标杆
作为与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的首次联合施工,为保证防砂效果,施工前该院防砂技术团队与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积极协调防砂设备事宜,配备4台2500型压裂泵车、带有粗细双搅笼配置的混砂车及远程控制仪表车等设备,用以支撑防砂措施井的施工。该院防砂团队早计划、勤跟踪、强落实,通过精密统筹,实现防砂方案、井筒准备、材料供应及车组调度的无缝衔接,全程“零等停”。
严控质量 筑牢防砂技术防线
工程院防砂技术人员靠前支撑,严格执行“全过程周期管控”标准,落实各项井控要求。井筒准备过程中紧盯冲砂、通井、试压等工序,严控起钻速度,保证井筒质量和砂面位置无误;施工前对入井材料进行测试,并对入井液流体温度进行检测,保证入井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动态调整优化排量和砂比等施工参数,避免因地层非均质性导致的砂堵风险,保障防砂质量。
高原砺剑 以专业诠释责任担当
青海油田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冬季极端温度达零下28摄氏度,叠加沙尘频发、缺氧等恶劣条件。该院防砂技术团队克服头痛、气喘、失眠等身体不适和风沙、严寒等恶劣自然环境,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实时监控作业流程,做好夜间、沙尘天气施工应急方案,确保每一道工序精准无误,以“零事故、零延误”的高标准完成防砂施工任务,赢得甲方的高度认可,彰显“高原砺剑、使命必达”的顽强意志。
该项目的成功启动不仅验证大港油田防砂技术在高原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更彰显防砂团队在极端环境下的技术实力与协作能力,为后续深化区域合作、拓展市场奠定坚实基础。该院将依托“技术+服务”双轮驱动模式,为油气田高效开发贡献大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