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2022年4月23日,习近平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
我们要发扬这种“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不能自我感觉良好、不屑学习,不能借口工作太忙、放松学习,不能为了装点门面、应付学习。抓好学习,有一个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去学,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2021年9月1日,习近平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广大党员、干部带着责任、带着问题读原著学原文,通过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集中交流研讨等形式,深学细悟、研机析理,加深理解和领会,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强化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较好解决了学习不深入落实不到底的问题。大家都认识到,科学理论是我们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越学越觉得有信心,越学越觉得有力量。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共产党宣言》虽然诞生于170年前,但其阐述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我说过“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讲的就是温故知新的道理。
———2018年4月23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我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涉猎了当时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不仅其中许多精彩章节、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文艺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转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