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肝胆胰外科孙玉岭教授研究团 队在医学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Theranos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Molecular simulation-aided self-adjuvanting nanoamplifier for cancer photoimmunotherapy”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发现了由计算机辅助筛选的佐剂维生素K2、光敏剂焦脱镁叶绿酸a( PPA) 和 DSPE-PEG2000形成的纳米颗粒可实现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免疫微环境重塑。
利用光动力,光敏剂在特定激光照射下可以消除癌细胞,并触发全身免疫反应,这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一种强大策略。然而,肿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限制了光敏剂的疗效。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孙玉岭教授研究团队首先通过计算模拟和实验验证,确定了维生素K2作为TLR激动剂的配体,可以有效激活包括树突状细胞(DCs)和巨噬细胞在内的抗原呈递细胞,并通过TLR途径促进它们的成熟。然后,再将维生素K2和焦脱镁叶绿酸a按照一定比例结合成纳米粒。另外,少许DSPE-PEG2000的加入使纳米粒具有更强的亲水性和稳定性。精心设计的纳米粒不仅具有按需释放PPA的能力,还可以通过释放维生素K2来激活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和促进DC细胞发育成熟,进而促进抗原呈递和CD8+T细胞的激活。正如预期的那样,纳米药物在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种中展示了显著的抗肿瘤效果。该研究表明,计算机辅助的自体佐剂治疗策略可作为癌症光免疫治疗一种有效方式。
博士生谷俊谋为论文第一作者;孙玉岭教授为责任通讯作者。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杨世华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孙玉岭,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肝胆胰外五科主任,河南省肝胆胰疾病院士工作站负责人,郑州大学肝胆胰疾病研究所所长,郑州市肝胆胰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任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医学高层次人才评审专家,世界内镜医师协会胆石病内镜微创联盟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卫生规划教材《外科学》、全国高等学校卫生规划教材《外科学》(英文版)、全国高等教育医学数字化教材(中 国第一部电子书包)、HBPD Int、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Clinics in Surgery编委,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Science,Theranostics,Nucleic Acids Research,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杂志审稿人。获评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主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编专著2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Gut、Elive、Cancer Letter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0篇。 (肝胆胰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