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025年1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年),彰显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党永葆先进本色的必然要求
在领导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之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高度关注无产阶级政党廉洁文化建设。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决定了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因此,无产阶级政权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应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廉洁奉公意识,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公仆。列宁围绕俄共(布)执政后如何保持廉洁性的问题深刻指出,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他还主张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思想,既注重不断丰富廉洁文化建设的内涵,又坚持不断升华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实践价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就明确规定“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聚焦维护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积极开展反腐败斗争,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形成了良好社会风尚。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党明确提出建设“公正廉洁的党”的目标要求,突出强调预防腐败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把廉洁文化建设推向了新高度。可以说,注重廉洁文化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推动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又是永葆先进本色、强化使命担当的必然要求,注重廉洁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底色。
二、把握建设新时代廉政文化的内容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宝贵廉政资源,是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根与魂。廉洁文化虽有其独特内容,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其最富养分的土壤。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汲取蕴含其中的廉洁文化精髓。
(一)提炼和挖掘革命文化中的廉洁内涵,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
新时代廉洁文化植根于百年党史传统与经验。回首我们党的百余年历史,党领导人民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形成了宝贵的革命文化,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滋养。革命文化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程为脉络,以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为基础,蕴含丰富动人的先进事迹,是党在伟大实践中积淀、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一系列伟大而独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精神特质和高尚风骨。革命文化以真实鲜活的革命历史为基础,包含众多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历史事件和模范人物。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应充分挖掘和阐发革命文化中的革命史实,高度重视历史传承,坚持发扬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弘扬革命文化,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确立人民至上的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推动党员干部将学史与崇德紧密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廉政品质,要不断从中汲取营养,自我淬炼,传承好革命先辈的廉洁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永葆共产党人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传承和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不断提炼革命文化中蕴含的廉洁理念,将廉洁基因代代传下去。
(二)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相伴而生,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沃土和载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人民立场,秉承为民情怀,坚持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群众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充分反映人民群众愿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特质使其成为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文化土壤的宝贵源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强支撑,在中国之治中发挥着引领推动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促进国民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我们党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彻底的革命性,是新时代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资源宝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廉洁思想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自觉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路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直贯穿始终。
(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智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鲜明的价值取向,历朝历代都把廉洁视作为官从政的首要标准,是执政者及各级官吏执行公务的重要行为法则,史书上也往往将廉洁作为评判官吏的重要标准,记录下不同时代对清官廉吏的赞颂。自先秦以来,廉洁开始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视为关乎政权存亡、系乎国家兴衰的根本问题,也是百姓享受公共服务、安身立命的重要保障。历史上古圣先贤、文人名士、清官廉吏关于劝廉、宣廉、赞廉的道德文章可谓卷帙浩繁,我们得以汲取持廉守正的文化养分,思考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探寻治乱兴衰的存亡之道,并以此进一步把握历史规律、运用历史智慧、结合历史经验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多次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自觉坚持“两个结合”,充分挖掘历史文献、文化经典、文物古迹中的廉洁元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等廉洁文化精华,为今天的廉洁文化建设持续厚植历史文化底蕴。
总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大局,着眼治党强党大势,作出的战略部署、提出的政治要求。新时代廉洁文化重视对古今中外廉政、廉洁文化的传承,融合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对廉洁文化本质的认识上实现了飞跃,在建设理念和思路上有了许多新创造。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要牢牢把握党关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根本性要求,从政治高度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