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种子,被风轻轻裹挟,卷进儿时我的心里,等待生根发芽的那一天,彼时不知文字的重要,读书时只觉故事有趣。《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等童话在我的童年里如花朵的芳香,盈满整段岁月。直至今日,细嗅下仍可寻到记忆中的味道。
刻着文字的时光不易遗忘。15元一本的《笑猫日记》被那天的我买下,怀惴着对书里内容的期望与即将躺下休息的喜悦回到家,家中大门却紧闭,没有手机的我只能蹲在家门前的斜坡上等着奶奶携钥匙归来。等待的途中闲来无事,我便提前将那一本《笑猫日记》津津有味地看完。等待的过程也不再枯燥。
其实,那一天奶奶何时回来的,那本《笑猫日记》讲的是什么故事,它们的踪影已经逐渐在记忆中隐去。可书籍陪伴我的那段吋光却被笔书写在我的日记本上,镌刻在我的心底。那日窗边的桂花难得开得正盛,桂花的香气也隐藏在文字间,飘散在年岁间,直至如今。
细究爱上文字的瞬间,说不清,道不明。对文字的喜爱,就像春风渐润心田,等我反应过来时,文字的蓬勃与内敛的矛盾气质已将我俘获。从学校要求读的《青铜葵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自己因为对文字感兴趣而去拜读的 《我与地坛》《人间有趣》等,在文字描述的世界中沉沦,不知不觉中家中的书籍已堆满房间一角。至此,独属于我与文字的故事揭开序幕,而故事的结局是未完待续……
文字讲述故事,故事承载情感。最初爱上文字,可以追溯到很远的从前,可记忆早在岁月的旋涡中散失掉许多,仍可记得的是阅读时情感的波动,心灵像一叶扁舟,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跌宕起伏,那丝丝情感缠绕在描索书页的指尖,飘浮在照拂书本的暖阳里。后来,我不再满足于见证者这个身份,开始执起笔,书写我经历的故事,见证的风景。年少时的烦闷与枯燥无人述说,便述诸于纸面,借着写小说的名义,短暂地逃离那封闭与压抑的现实世界,在文字的建构里,没有对成绩的忧虑,对未来的迷茫,也没有来自外界或有意或无意的压力。
文字构建起的是思想的桃源。借由文字,在平淡的日子里找寻生活的诗意,对文字的爱也在日复一日的见证与参与中日益深厚。
透过文字,越过时空,感知岁月的涌动,触摸历史的脉搏。因为对文字的爱,我拥有了以笔书天地,以眼观四海,聆听自然声的热情与欢快,不再被束缚在条条规规。无数个爱上文字的瞬间堆砌成如今对文字经久绵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