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农大报》

扎根宁陕 绽放青春光彩

作者: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  冯东纬    
2025-04-25     浏览(34)     (0)

作者在西部计划中服务于陕西宁陕县太山庙镇人民政府,经历了适应环境、基层工作、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并看到了更好的自己。作者在困难中成长,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我目前服务于安康市宁陕县太山庙镇人民政府,岗位职责是服务乡村建设,日常工作包括收发公文、参加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等。

陕西省宁陕县位于秦岭深处,森林覆盖率高达96%,是我国森林覆盖率第一的城市,素有“秦岭之心”“天然氧吧”的美誉。宁陕全县人口约5-6万,而县城城区常住人口不到2万,且大部分人外出务工。这里没有火车、没有红绿灯、没有出租车,可以说是一个远离喧嚣的宁静之地。而我,独自一人被分配到了太山庙镇,那儿更在山中之山。

起初,我以为身在陕西,语言沟通不会有障碍,毕竟我来自天水,说的是关中话。但到了这儿才发现,陕西的方言分为陕北话、关中话和陕南话,而宁陕属于陕南,方言与我熟悉的关中话很是不同,有三个月时间,我听不懂他们的讲话内容。但是当地人的淳朴、善良和我要服务西部的决心,支持着我慢慢适应了这个远离喧嚣的小镇。

我为什么选择“西部计划”?临近毕业时,周围同学陆陆续续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我开始变得迷茫焦虑。我特别感谢高珊和王明两位辅导员老师,他们把我们这些没有考研的学生拉进一个群里,给我们推专业相关的公司招聘,有一天我看到了“西部计划”招募应届生和在读研究生的公众号推送,里面的西部计划宣传片让我深受触动,我喜欢探索未知,又是个理想主义者,这是一次支援西部的机会,也是丰富我人生经历的机会,我不想错过,于是毅然报名了西部计划,经过笔试、面试,最终被分配到了陕西。

出征仪式结束后,我们前往各自的服务地。路途遥远,我在大巴上睡着了,睁开眼时发现已经进秦岭深处了,映入眼帘的是因暴雨被冲毁的道路。2024年7月,陕西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而宁陕县也深受影响。于是,我刚到镇上,行李还没放稳,就被叫去下村入户。有户村民的房屋被山上流下来的大水冲垮,所幸人员都平安无事,大量后续工作需要处理。我一下就认识到了基层工作的艰难,基层环境更是艰苦,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了焦虑。

在办公室熟悉工作环境的时候,我遇到了镇人大主席,得知她是山东农业大学2006级毕业生时,感觉既惊讶又无比幸运。在与母校相隔1000公里的偏远小镇里,我遇到了拥有相同校园环境记忆的人,心顿时有了安定的感觉。在和师姐的沟通中,我也逐渐提升了干好基层工作的信心。

8月初,我参与了安康市团委在太山庙镇蓝莓园举办的乡村振兴寻访活动,负责组织少先队员参与蓝莓采摘。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我第一次感受到这份经历的价值。此后,我在秦岭服务区宣传护林防火和生态环保,在宁陕县跑骑定向挑战赛负责后勤保障,在安康市和包村干部下乡统计牲畜数目做好上报工作……我在志愿服务中不断实现着自我价值,也看到了更好的自己。今年三月份,团委统计续签第二年的志愿意向,我毫不犹豫选择留在西部,在宁陕这片土地上继续发光发热。

这是我在宁陕8个月的志愿故事。或许,它不是最轰轰烈烈的经历,但它让我看到了乡村的真实面貌。在这里,我习惯了一个人面对困难,独自适应陌生的环境,学会了如何与形形色色的人沟通,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曾经习以为常的便利,在这里都变得难得可贵,而曾经以为很难的事情,只要坚持去做,最终都能克服。成长,或许就是在一次次选择和挑战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变得更坚韧、更有担当。希望我的经历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也希望大家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迈出舒适区,去经历、去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