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农大报》

坚守初心 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作者:国际交流学院  许晓云    
2025-04-25     浏览(38)     (0)

文章描述了作者作为高校辅导员的从教之路,他坚持不懈地为学生成长付出努力,与家长沟通交流,给予学生耐心地辅导与帮助,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致力于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坚守初心,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以实现自我的蜕变与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教师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辅导员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回首我的从教之路,每一段经历都刻骨铭心,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的深远意义,也深切感受到教育的挑战与魅力。在这条充满希望与挑战的道路上,我始终坚守“辅以成才,导以做人”的初心,立志培养一代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

小王,是我众多学生中的一位。在踏入大学校门之前,他与父母的关系就颇为紧张。仅仅因为个人日记被父母查看,亲子关系便降至冰点。不仅如此,学校和专业都是家长一手包办,他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进入大学后,德语学习的巨大压力让小王不堪重负,内心的叛逆情绪愈发强烈,他开始用逃课这种极端方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随之而来的爷爷离世更是让他深受打击,他再也无法承受学业与生活的双重重压,无奈选择休学。然而,复学后的他又因感情问题陷入泥潭,学习状态一落千丈,最终不得不留级。他的父母难以接受孩子连续三年都在念大一的事实,极力要求他退学。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多次与家长沟通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家长再给孩子一次机会。此后,我给予小王耐心地辅导与帮助,陪他谈心,帮他疏导情绪,引导他正确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在我的努力下,小王终于放下心中的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他不仅担任了学生干部,还在大一德语A1考试中取得了83分的优异成绩,实现了自我的蜕变与成长。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便传承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精神追求。作为辅导员,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这种高尚道德情操与精神财富的传承者。我们要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全新要求。这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执教之初,我也曾感到迷茫和彷徨。面对两百余名学生充满朝气却又略带稚嫩的脸庞,我感受到了泰山般沉重的压力,但我更明白,这压力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学识。“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我夜以继日地查阅教材,深入学习教育理论,认真研究学生心理特点,还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请教取经。经过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我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也赢得了学生们的认可与信任。曾经,我也不确定自己的付出能否得到回报,但当节假日收到学生们的问候与祝福时,我心中的疑虑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欣慰与满足。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这些来自学生们的真挚祝福,成为了我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指引着我继续为学生们的成长而努力奋斗。

作为青年学生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引路人,我始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我矢志不渝的使命。我时刻牢记自己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第一人的责任,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除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还主动承担起心理咨询、生涯规划等重任,努力为学生们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与支持。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我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学院党建工作中,我始终将其视为重中之重,严格把关学生从团员到党员发展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同时,我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党建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政治生态,为学生们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作为“三不朽”之一,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努力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具备“大德”“公德”“私德”,将做人、做事、做学问有机统一起来。同时,我们还要涵养甘于奉献之心,对待学生要严爱相济,用真心去关爱他们,用真情去打动他们,用真理去引导他们。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个性追求,包容他们的缺点与不足,引导他们理性分析问题,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回望八载执教路,三尺讲台前的每一次俯身耕耘,都是对教育初心的无声守望。那些与学生相伴的晨昏,于知识的山径上凿刻步履,在心灵的旷野里播撒星火,虽有风雨如晦,却始终相信:只要步履不停,掌心的温度终将焐热每一个求知的眼神,让岁月在粉笔灰的簌簌落雪中,沉淀为桃李初绽的芬芳。那些曾经被我苦口婆心劝说的学生,如今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再次相见时,我们不仅是师生,更是朋友。看到自己用心栽培的 “花朵”灿烂绽放,这便是作为辅导员最大的幸福与收获。感谢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感谢那些默默付出的日夜,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与进步。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探索进取,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在学校砥砺奋进冲击 “双一流”的关键时期,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更加重大。作为高校辅导员,我将以天下为公的情怀、大道之行的境界,坚守教育初心,坚定理想信念,用心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感染学生。我愿与学生们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努力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合格的引路人,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