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青海民族大学 - 《青海民族大学校报》

支教时光 别样年华

作者: 席 鸿    
2025-04-15     (0)


在顶岗支教的这段日子里,我经历了许多,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成长,那些点滴汇聚成了我生命中璀璨而难忘的篇章。

我所在的支教点是海西州乌兰县第四中学。初来乍到,心里满是忐忑,担心能否适应这里的环境,能否教好学生。然而,支教点给予我的关心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我内心的不安。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热情地迎接我们,帮我们安排好住宿,详细地介绍学校的方方面面,从教学安排到生活设施,可谓事无巨细,让我瞬间有了家的感觉。平日里,他们也时常关心我们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所需,一句句暖心的问候、一次次耐心的答疑,都让我感受到这个集体的温暖与包容,让我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支教工作中。支教的过程,更是让我深刻领悟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并且努力在自己的行动中去弘扬它。看着那些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深知责任重大。每一堂课,我都精心准备,力求用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他们,就像那些伟大的教育家一样,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默默耕耘。我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在意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品德培养,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鼓励他们勇敢追求梦想。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的传递,是用一颗心去唤醒另一颗心,用一个灵魂去触动另一个灵魂。

这段支教经历,对我个人而言,无疑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成长之旅。曾经站在讲台上还会紧张得声音发颤的我,如今已经可以自如地把控课堂节奏,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学生相处,怎样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能力在不断磨炼中得到了极大提升,从教学设计到课堂管理,每一个环节我都有了自己的心得。同时,我的心态也变得更加沉稳,面对困难不再轻易退缩,而是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这些成长,让我越发感激那段支教时光。

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参与支教点的防汛工作。那几日,暴雨如注,河水猛涨,支教点面临着严峻的防汛形势。全体师生迅速行动起来,大家齐心协力,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我和其他老师一起,搬运沙袋加固堤坝,挨家挨户排查安全隐患。雨水打湿了我们的衣裳,泥浆沾满了我们的鞋子,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抱怨。那一刻,我看到了团结的力量,看到了每一个人身上那份守护校园、守护学生的坚定决心。这段防汛经历,让我更加懂得了责任的分量,也让我和支教点的这片土地、这里的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它成为我支教记忆中最闪耀的一抹亮色。顶岗支教的这段日子,有欢笑、有汗水,有感动、有成长。支教点的各种关心让我如沐春风,弘扬教育家精神让我找到了教育的真谛,个人的成长让我变得更加优秀,而防汛工作这段特殊的经历则让我深刻领悟到了责任与担当。我会将这段宝贵的经历永远珍藏在心底,带着它赋予我的力量,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去播撒更多希望的种子,去点亮更多梦想的灯塔。

顶岗支教还让我明白了教育的非凡力量,它能打破地域局限,为偏远地区的孩子打开看向外面世界的窗,哪怕只是带去点滴知识,或许都能在他们心里种下梦想的种子,成为改变命运的开端,教育的意义远超书本知识的传授,那是点亮希望、助力成长的火炬。同时,在看到支教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后,我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明白了每个人都可以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出一份力,也更加坚定了未来持续关注并助力教育公平发展的决心,深知小小的善举汇聚起来就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这段经历让我发现人生价值不一定体现在功成名就上,能在孩子们的成长路上留下积极影响,成为他们记忆中温暖且有力量的存在,同样有着非凡的价值,也启发我未来要积极投身有意义的事,去实现更丰富的人生价值。

这段难忘的支教时光已成为我人生中无比珍贵的财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我想只要有一颗一切为学生的爱心,就一定能演绎出最精彩的教育故事。(席鸿  回族  青海海东人  教师教育学院2021级小学教育语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