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成功举办

2025-04-22     浏览(333)     (0)

本报讯(记者 李娜) 4月17日上午,聊城大学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在西校区田径场举行。运动会为期两天,共有44支学生代表队和28支教职工代表队参赛。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关延平、白成林、胡海泉、房增福、李兆俊、高秀鹏、白金山、李华锋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开幕式由党委副书记房增福主持。

本次田径运动会分西校区南田径场和北田径场两个比赛场地,分设学生男子甲组100米、铅球等15个项目,学生男子乙组110米栏等16个项目,学生女子甲组400米、跳远等13个项目,学生女子乙组100米栏等14个项目,另有教职工跳远、跳高、赛跑等多项竞技类运动项目以及60米跳绳跑、旱地龙舟等趣味运动项目。

开幕式在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中拉开序幕。各学院方队精神抖擞,服装道具紧扣学院特色与主题,以创意表演诠释学科魅力。文学院声情并茂的黄梅戏表演别具一格,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演绎岛国风土人情,凸显学科特色;音乐与舞蹈学院学子身姿蹁跹,舞步灵动,一曲交谊舞让全场沸腾;建筑工程学院的彩旗武术表演,引起一片喝彩……每个方队都步伐矫健、口号响亮,充分展现出聊大学子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赢得现场阵阵欢呼与掌声。

国旗护卫队英姿飒爽,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护送五星红旗入场。全场师生庄严肃立,高唱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迎风飘扬。

白成林在致辞中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多年来,聊城大学坚持多举措推进阳光体育运动,聊大龙舟队塑造的“聊大品牌”“龙舟精神”,女子足球队的“三连冠”等都是聊城大学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和初心见证。他强调,此次运动会的举办,是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激活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是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体育运动水平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全体聊大人精神风貌的一次综合性检阅。希望全体运动员能以高昂的斗志、顽强的精神,在各项比赛中充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严守纪律、遵守规则,赛出成绩、赛出风格。

运动员代表和裁判员代表先后上台宣誓。运动员承诺将遵守规则、尊重对手,赛出风格与水平;裁判员保证秉持公平公正原则,严肃认真执裁,为比赛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关延平宣布:“聊城大学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开幕!”霎时,掌声四起,欢声如雷。

随后,各学院学生代表带来了精彩非凡的广播体操展演。他们身着色彩缤纷的院服,口令响起,抬手、踢腿、弯腰、转身,动作标准规范、刚劲有力,尽显青春活力与蓬勃朝气。

4月18日下午,闭幕式在刚劲有力的武术表演中拉开序幕。精彩绝伦的舞狮舞龙、灵动飘逸的《琢光·葫韵》舞蹈、婉转嘹亮的歌伴舞《新的天地》,聊大学子用优异成绩和精彩表演展现了意气风发、活力四射的精神风貌。

运动会历时两天,576名学生运动员、342名教职工参与了27个竞赛项目的比拼,经过激烈角逐,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

(浪潮信息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法学院、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分获学生甲组团体第1至8名。体育学院2024级运动训练5班、2023级体育教育2班、2024级体育教育1班分获学生乙组前3名。

化学化工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后勤管理服务中心、音乐与舞蹈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育学院)、传媒技术学院、党群部门、地理与环境学院、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分别荣获教职工组团体第1至10名。

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浪潮信息技术学院)、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法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商学院(质量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12个学院获精神文明奖。

音乐与舞蹈学院、体育学院获入场式队列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商学院(质量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入场式队列二等奖,农业与生物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计算机学院(浪潮信息技术学院)、传媒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医学院获入场式队列三等奖。

学校领导为取得佳绩的单位、学院颁发奖牌。

胡海泉在闭幕词中谈到,本次运动会是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决策部署的重要实践,也是学校持续深化“五育并举”综合改革的一次成果检验。这不仅是一场竞技盛会,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他希望全体师生要以本次运动会为契机,让运动成为习惯,走出宿舍、实验室和办公室,在奔跑跳跃中强健体魄、享受乐趣,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让拼搏成为底色,将赛场上不服输、不放弃的拼搏精神转化为攻克科研难题、服务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要让团结成为共识,以“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新格言为指引,以团队合作推动创新发展,以竞争意识激发奋进潜能,不断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