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处,“青山远黛,近水含烟”,写一段“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思想情。“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从一颗孤松到层林尽染,从一层阴霾到繁星闪烁,从一片黄沙到万物共生,一幅幅绿意盎然、空明澄碧、花香四溢、鱼翔浅底的醉人画卷在神州大地铺展开来。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是情。”生态文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永恒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大计。在繁荣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取得了瞩目的科技和经济成就的同时,环境问题却也日益凸显。空气质量的恶化,水源的污染,土壤的退化等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我们的生态环境。因此,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家园,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紧迫任务。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保护生态环境,也需要我们增强生态意识。只有了解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真正地保护生态环境。正如树木生长需要根基,河流流淌需要源头。生态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人类保护环境的提高,只有在我们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培养起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我们必须要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的承载能力,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绿意盎然,心“声”相通。自然给了我们生命的源泉,而我们也需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守护这片大地,让绿水长流,让春山常在,让人与自然的故事在未来更显温情,更显厚重。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绿意盎然的中国大地永远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