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宁师范大学 - 《南宁师范大学报》

向光处生长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晓敏    
2025-02-28     浏览(51)     (0)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大学期间尝试各种新事物并努力融入校园生活,并讲述了回家途中感受自然美,表示会继续前进并拥抱世界。文章主题为作者对世界的积极态度和不断成长的过程。

我想我是一片琥珀色的树叶。今年的我二十岁,是一个没走过多远的路、没看过多少风景、没见过多少面孔的人。也许是畏惧陌生,或许是怯懦作祟,我反反复复在原地打转,试图酿造出某种连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于是,我把自己当作一片不起眼的树叶,一遍遍飘过故乡的角角落落,后来小城的每一条街巷都认得我的影子。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飘出的水雾,门口的那棵歪脖子树……我路过这座小城市的每一种生活。

那么我,风中固执的自转陀螺,是什么样子呢?

来到大学的我,怀着从未有过的勇气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因为擅长体育,于是我竞选了体育委员;喜欢唱歌,于是我去面试了艺术团;渴望更优秀,于是又面试了团委办……一口气做完这些,奔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的我,仍旧像以前那样静静听着耳机里的歌,“有些话不知道要怎么说,那些欲言又止一笑带过。”计算着时间,思考着每一件事,每一天都被活动填得满满当当:组织班级活动、参加气排球比赛、报名新生才艺大赛、准备微团课比赛、训练篮球新生杯……每晚事毕,我总是倚着椅背,缓缓地、深深地叹出一口长气,默默感知着身躯慢慢舒展放松。那些或青涩、或迷茫、或勇敢的片段,如一片片落叶般,在微风中悠悠荡荡,缓缓下落。校园表演,坐在台下闪亮着羡慕眼神的我;自习课间,一口气跑上操场看台吹风的我;晚上放学,低头与自己说着话、走过不同寻常的小路的我……明明我只是一片沉默的平平无奇的树叶,那些熠熠生辉的画面通通与我无关。我本以为自己只是这个世界里一名匆匆的游客,如今我却拼命在各个舞台上绽放。原本单调浅颜色的生命,因为这些尝试而变得鲜活生动。我成为那个舞台聚光灯下的焦点,成为了主角一般的存在。

那么我还是那片树叶吗?假期来临,清晨我坐在回家的绿皮火车上,初升的太阳洒下灿金色的光芒,将车厢的影子斜斜地投在沿途的野草丛中。火车呜呜地向前行驶,路过农人的土鸡场、浑浊的小塘倒映着湛蓝如洗的天空,被农人经年累月踩踏出来的小路……我仍旧沉默地享受着这个美得几乎让我落泪的世界,晨雾轻轻缠绕在远处的山峦之间,阳光一点一点渗进朦胧的雾气里。但我想,在眼前这幅长长的画卷里,一定也有另一双眼睛正注视着这一切———她正站在郊外的站台上,看着一列绿皮火车喷吐着白色的雾气,呜呜地驶来,又吭哧吭哧地载着无数故事驶向远方。

原来这个浅浅淡淡的我仍怀着一份深情,藏在这个世界的各个小小角落里期待着我的到来。我想我要接着奔跑。寒假时,我穿上志愿者红马甲做起志愿服务,在车站的人潮中穿梭,帮那些扛着大包小包的返乡人托一把行李;天还没亮的凌晨五点,我跟着亲戚摆摊卖墨鱼干,舀好捧上一碗碗浓稠的,冒着热气的墨鱼粥,递给那些裹着厚棉袄、呵着白气来逛早市的大爷大妈;我和朋友坐上开往陌生城市的列车,看不一样的天空,尝没吃过的味道,感受天南地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我不再是那个匆匆路过的路人影子,走进每一处风景,我带着内心的温暖和善意走向这个世界,轻轻拥抱着每个真真切切的人。

我还是那片树叶,随风轻轻掠动,但我也不再是那片随波逐流的树叶,每一阵风和每一缕阳光都在我的脉络里留下痕迹,融进了我的生命,脱落,又不断新生。原来,我的世界是一大片森林树林,里面藏着千千万万舒展又碰撞的生命。每一次风吹过,让我的心颤动的那美妙的声音,就是我和世界和他人碰撞的乐音,我们独一无二,唱着专属的主角进行曲。琥珀色,以明黄为底,而这暖色的明亮融化了途径过的棕色,深浅交叠中藏匿的是温润与鲜活,温柔地掩藏着许多无人知晓的故事。

我们包容途经的一切颜色,在透明与混沌之间,最终酿成自己独有的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