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创新要能听见生产线的回响。”张文斌在调试新型萃取设备时说道。技术中心独创的“三阶攻关模式”——车间痛点即课题、工艺优化即战场、专利转化即战果,让技术创新穿透产业链壁垒。2024年,团队不仅攻克了稀土分离纯度提升0.3%的行业难题,更将34项现场技术诊断转化为千万级经济效益。其中“动态梯度结晶技术”荣获国家职工创新一等奖,其衍生出的4项实用新型专利已在包钢(集团)公司生产线全面铺开。
在带徒传技及团队建设方面,技术中心秉承“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念,对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技术人员、新入职员工等进行工艺技术培训,通过“数字化带徒系统+阶梯式攻关项目”培养机制,团队年内完成6组跨代际师徒传承,3名成员晋升中级工程师,3人成为稀土化工操作工技师,3人成为稀土化工操作工高级技师。更培育出包钢(集团)公司首批“双师型”人才——既精通稀土化工操作,又能带队技术攻关。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四车间区域技术主管尤晓光在2024年度包头市“工匠杯”稀土萃取工比武中获得第1名的好成绩,成为包钢(集团)公司史上最年轻的“工匠杯”冠军,这正是技术中心“青蓝工程”锦心育人的缩影。
从攻克“卡脖子”技术到培育“种子型”人才,从产线革新到标准出海,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技术中心紧紧围绕助力北方稀土打造世界一流稀土领军企业的任务目标,深入推进技术创新活动,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健全完善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体系,创建了3个注重精神传承、团队高效协作、聚焦人才培养、创新业绩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们不仅是公司项目建设的主力军、生产现场的问题解决专家、新品研发首创者,更是培养和引领职工发展创新的重要角色之一。正如张文斌在专利证书墙前发出的感慨:“每一份证书都是打破技术垄断的利剑,每位技师都是产业升级的火种。”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团队,将继续砥砺奋进,围绕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助力产线升级创效,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将技术进步和创新应用书写在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