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航校报》

“产教研协同育人之路的实践与思考”讲座举办

2025-04-11     浏览(14)     (0)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教师发展中心联合邀请王文玲教授在沙河校区全景教室做主题报告,探讨产教研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王文玲分享了她的教学创新实践和理论构建,参训教师踊跃发言,共同探寻答案。

本报讯

为深入探讨产教合作如何实现深度融合,从而解决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寻找产教研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 4 月 8 日,在沙河校区全景教室,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教师发展中心联合邀请物理学院王文玲教授带来主题报告 《产教研协同育人之路的实践与思考》。

王文玲从分析教学问题入手, 讲述如何寻找建立自己的教学理论的路径。 她阐述了基础物理实验的课程本质与教学目标, 并声情并茂地分享了在讲授这门课程中的教学创新实践与思考。 她表示,“在思考该教什么的时候, 要看国家需要什么,时代需要什么,学校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最为重要的。 ”

随后, 王文玲分享了她在虚拟仿真技术与教学融合中的开发合作探索。 她提出的“5I 实验教学法”,从个性学习、实验探索、深度实践、自主开发到实体创新 5 个维度, 实现了从验证实验向设计创新递进。 借用产教研合作模式,并通过大学生竞赛、软著申请等方面验证,多方促进了学生的能力提升。 王文玲表示要从目标课题再到创建自己的理论,在实施应用中构建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她打造了不再受限于实体的教室的自由设计式教学课堂,并将智能型实验空间、AI 伴学等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教学,在此基础上,建设智慧课程和数智教材以及智慧平台。 她说:“我们需要以学术研究的方式去做教学,这样才能够走得更宽、更深。把教学变成研究以后,就会自动构建理论,形成完整的体系。 ”

培训后,参训教师踊跃发言,与王文玲就是否提前考虑虚拟仿真的优化路径、 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通过现场的头脑风暴,共同探寻产教研协同育人实践中的答案。

(宫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