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张锡辉)4月3日,新能源事业部召开光伏组件清洗技术交流会,就光伏组件清洗对发电效率的影响、清洗频率和时机的把握、清洗质效分析等进行深入探讨。
一季度,新能源事业部加快推动集中式光伏电站效益提升措施落实落地,重点围绕源头控制成本、加强电站运行管理、扩展绿电交易等方面开展工作,努力将提质增效措施转化为“真金白银”。
抓源头,控成本。大力推行新能源项目标准化设计,设计理念从发电量最大转为上网量最大、投资额最小。推行初步设计、施工图一体化设计,增强初步设计的细致程度和概算准确性,减少后期设计变更。优化配储容量及布局独立储能,进一步发挥储能移峰填谷、提高电价的作用。加强与国家电网巴州供电公司的协商,优化后续项目设计,最大限度降低项目投资和后期运维费用。加强项目招标选商管理,做好控制价和招标方案编制,有效控减投资。
强管理,提质量。建立健全新能源场站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事故事件资源库,配套制定生产事件分析机制,深入挖掘问题根源,精准建立管控措施。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合理利用调试期规则,加快推动储能舱投运,增加光伏并网容量。加快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光伏电站少人或无人值守。建立动态科学的光伏组件清洗策略,最大化降低组件清洁成本。合理规划储能充放电时间和电量,最大化提升储能效益。
扩销路,增效益。深入研究电站所属节点电价规律,利用现货交易规则增加收益并降低限电率。做好新能源电站电力市场交易,通过精准预测分时电量、制定交易整体策略、确保优先计划、省间绿电外送合同电量应发尽发等措施,争取双边交易获取最大目标电价补贴。积极推进集团公司内部上下游绿电交易,与独山子石化、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成功签订为期5年的绿电长期购销合作协议,在促进集团公司内部绿电消纳和下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拓展绿证交易市场,充分挖掘集团公司内部绿证需求,从油田首个集中式光伏电站投运至今年3月31日,尉犁、且末、叶城、伽师四个光伏电站累计出售绿证120余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