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角腊梅吐蕊时,宅门环上的铜绿又深了一分,当窗台上再次凝结上了冰花,我知道,那是年要来了。这些冰花总在晨光里舒展着银色的脉络,檐角的冰锥也在晴日下滴答作响,落在地上,一声一声敲响了年节的鼓点。
当圆圆的蒸笼被掀起,白雾裹着麦香漫过窗棂,氤氲在贴满春联的屋檐下,屋外大雪纷飞,屋内围炉煮茶。这便是我记忆中春节的底色———人间烟火里绽放的殷红,在岁月长河的褶皱里,凝成永不褪色的朱砂色。
腊酒初温融旧雪,桃符新染寄长风。记忆里年味总会从腊月廿三的朝阳中,徐徐来到人间。陆游笔下桃符万户更新处的盛景,在街巷间次第铺展,连空气里都浮动着松烟墨的暗香。在二十三,糖瓜粘的童谣里,我看见老人用毛笔在红纸上写下"天增岁月人增寿",墨迹未干的春联被北风掀起一角,恰似掀开旧年的最后页脚。话说,过了小年就是年,是因为身边的一切,会因这春节的到来,被赋予全新的意义。
灵蛇献瑞迎新岁,玉宇澄清万象。除夕夜全家围坐吃年夜饭、团圆守岁的光景在我的记忆中最是温情脉脉。电视里春晚的热闹隔着玻璃窗,倒映在盛满腊八蒜的瓷碗中,满屋笑声惊动了梁间燕巢,那旧符换新桃的仪式感,就这样,融进血脉里代代相传。凌晨时分,烟花在夜空炸开万千星辰,看着那转瞬即逝的流光似“东风夜放花千树”,忽然懂得辛弃疾笔下"凤箫声动,玉壶光转"的欢腾里,藏着多少对过往的种种印记,藏着多少对新春的殷殷期盼。
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当正月十五的龙灯游过青石板路,檐角的红灯笼仍在风中轻晃。烟花爆竹的声音与汤圆在青瓷碗中轻碰的脆响交织成韵,阵阵回响。窗外月轮高悬,万家灯火,满城是烟火璀璨,花灯琳琅,它们仿佛在絮语:所有关于团圆的守望、关于未来的憧憬,终将在春风里抽枝散叶,长成新的年轮,这是春节的尾声,亦是新春的序曲。
春节是系在时光长绳上的中国结,每个褶皱都藏着故事,它岁岁枯荣却生生不息。这便是我眼中的春节———不是终点,而是永不停歇的轮回里,最温暖的驿站。当第一缕春风拂过杨柳梢头,檐角的冰凌化作清明时节的杏花雨,唯愿我们,好在每一个来年,在这时光的褶皱里,永远珍藏那抹温暖的,朱砂色~
(作者单位为外国语学院23级英本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