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学生记者 杨颂)近期,学校通过考察、学习、交流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务实且富有成效的调研活动和专项活动,为学校改革和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深化校地、校企合作。3月20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毛英带队赴甘孜州科技局与甘孜州社科联开展校地合作调研,与对方单位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社科奖励、社科普及、社科人才队伍建设及社科研究基地建设等内容开展深入交流。毛英表示,学校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为甘孜州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3月19日,我校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甘孜分公司围绕合作共建“移动定制班”开展座谈交流,就后续合作事宜充分交换了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校企合作联动机制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毛英代表学校与对方单位签署合作协议。
加强调研交流,助推内涵提升。3月5日至7日,毛英带队赴阿坝州参加民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前往阿坝师范学院、都江堰市蒲阳中学与七一聚源中学开展调研,与对方单位围绕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实践教学、学生实习等方面作了深入交流,拓宽了我校与国际国内教育界的合作视野,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积累了经验。3月12日至14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德荣带队赴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阿坝师范学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后勤管理工作,为推动我校后勤服务与管理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锚定申硕目标,推动科研创新。3月11日,学校召开2025年科研工作推进会。15个二级学院逐一汇报了科研现状与2025年科研工作规划,科研与学科建设处围绕重点科研项目强基增效、科研平台提档升级、学术团队优化建设、科研成果量质双升等方面介绍了2025年全校科研工作计划。毛英强调,学校正处于“申硕”攻坚的关键阶段,科研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展开,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扎实的学科建设,为申硕创造坚实基础;要聚焦“民族”“区域”“优势”,借力专家智慧、地方资源、校友网络、合作院校等构建开放共赢的科研生态。全校上下要坚持“一盘棋”统筹。各二级学院要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主动对接申硕指标,细化任务清单,积极作为,为学校科研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