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振兴教授坚守育人初心,热爱教学,致力成为立德树人的“大先生”。自2006 年留校任教以来,他专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教研一线生动诠释了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力量。他以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鲜明的教学模式和过硬的教学素质为抓手,不断创新进取,取得丰硕成果;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教育、感染、影响了一批又一批食品学子。
躬耕三尺讲台,热爱的事坚持做
李振兴谨记教育之于国家、民族未来的重要性,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从教以来,他始终将党的教育方针作为行动指南,在课堂中开展润物无声的思想引航,引导青年学生将爱国情化为报国行,主动扛起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他不断探索并创新教学模式,力求找到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
作为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李振兴紧密围绕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精心策划并实施了长达六年的学院教学改革。他以2016 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率先在国内提出了“1-3-5 螺旋递进型”食品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新模式,这一模式以食品工厂设计课程为核心,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形成理论到实践的闭环系统。这一举措不仅符合国际工程教育理念,还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实现了工程能力培养的“五个转变”:从“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需求;从理论教学为主到理论实践结合,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从课堂为主到工厂车间与线上云空间结合,教学时空得以无限延伸;从理论见长的师资向双师型教师转变,教学团队更加专业务实;从结果评价为主向阶段性全过程评价为主转变,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客观。他所承担的食品工厂设计课程也入选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作为教育部“海洋特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李振兴积极组织领域专家开展新形态的教研和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举办了 100 余场教研活动,并在 2023 年举办了首届虚拟教研室年会,开展了课程思政案例比赛。他主导构建了国内第一个海洋领域食品专业知识图谱,各项指标均居全国虚拟教研室前列。他推进“高水平-多模式-广受众”的教研活动,建设“共建-共享-共用”的教研资源共享平台,推广“一师带多校、一课连多师、校师互动”的教研模式,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探索智慧教研新模式。他负责建设的虚拟教研室也被评为首批教育部典型虚拟教研室(食品领域唯一)。
倾心人才培养,育人的事用心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在担任2014 级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班主任期间,李振兴围绕学生需求,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水产知识竞赛与海洋动植物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通过组织班级团建与灯塔实习等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海洋的壮丽与魅力;倡导并组织了红歌会、“美丽六二楼”活动及诚信主题班会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班级在各级各类竞赛与活动中屡获佳绩,多名优秀毕业生成功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及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继续深造。
以老带新才能薪火相传,做好传承才能育好新人。李振兴常感恩于在成长过程中所获的无私帮助和指导,也深知青年教师在成长中的困难和瓶颈,因此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采取了多维度、系统化的培养策略。他聚焦强化教学基本功与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为青年教师指明职业发展路径,并坚持全程跟踪,激发其教学潜能。同时,他巧妙运用“传、帮、带”的传统智慧,通过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紧密合作,实现教学经验传递与教学方法优化,显著提升了学院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他引导青年教师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精髓,鼓励创新,通过教研组专题研讨与示范课教学,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为学院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情系学科发展,科研的事扎实做
李振兴深耕海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领域,专注于高品质海洋食品产业的发展。他成功鉴定并解析了多种影响食品质量的内源性危害物及其作用机制,其中首次在国际上确认的 10 余种海洋食品过敏原,被国际免疫学会认可并命名,其抗原表位也已被国际 IEDB数据库收录,为食品安全研究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在技术创新方面,他突破致敏性评价技术瓶颈,构建了定量评价食物过敏原致敏性的国际标准体系,填补了国际空白。他带领团队攻克危害物亲和材料制备、定向标记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发高通量检测内源性危害物的快速免疫检测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显著提升了海洋食品质量控制效率和精度。此外,他还构建了靶向控制技术体系,研发新型包装材料和产品,保障海洋食品在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为高品质海洋食品的生产与流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多家知名企业,并被《中国食品报》等权威媒体及期刊报道。近 5 年他承担了 5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项目、20 余项企业委托项目,共计经费 3000 余万元,先后荣获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农业农村部“神农英才”等荣誉称号,并在 JAFC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100 余篇,主编专业著作 1 部,主持制定国家标准 1 项、团体标准 1 项,申请国家专利 20 余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 件并完成产业化转化。
在科研转化为教学方面,李振兴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智能教学系统、在线学习平台等,推动教学内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学生提供丰富便捷的学习资源。他探索实施“五位一体”教学法,首次通过 Blackboard 线上平台讲授课程内容,蕴含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同学们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激发同学们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意识。同时,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在学科竞赛、“挑战杯”竞赛、食品加工与安全创新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得奖励,如他 2023 年指导的本科生霍伊杉带领团队在互联网 + 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山东赛区金奖。
筑梦铸魂,用爱守护学生成长
李振兴始终用心陪伴学生成长。他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他坚信“以爱育爱”,不仅传授知识,而且重视情感交流与心理健康,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关爱中成长。他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通过深入对话,了解学生个性与需求,确保教育方案精准性。他所培养的学生曾荣获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年度人物等荣誉。
李振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思维的启迪者。他鼓励学生超越传统框架,勇于探索未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与困惑,精准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帮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他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追求兴趣广泛、情操高尚和能力多元,教导学生待人接物应热情积极,强调沟通与感恩的重要性。他的这些经验和做法使同学们受益匪浅。他也因此获得了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中国海洋大学第八届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近 20 年来,李振兴指导的毕业生近 90 人。在他悉心指导和教育影响下,他们大多从事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工作,其中有 30 人成为高校和科研院所食品安全领域的业务骨干,25 人被录用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公务员。毕业生们的道德修养、工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均获得用人单位高度评价。
李振兴教授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