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际华3509纺织有限公司 - 九连环报

忆往昔“敢为天下先” 看今朝“砥砺勇向前”

——参观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2024-11-30     浏览(11)     (0)

本文讲述了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和博物院感受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文章介绍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和首义精神,并强调了从历史中汲取养份、不忘初心、砥砺勇向前的重要性。纺纱车间汪文兵表示要为实现“百年军企梦”而努力工作。


微风习习、丹桂飘香、红楼依旧、枪声已远。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纪念馆和博物院,感受那段“敢为天下先”的峥嵘岁月,缅怀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腐朽清王朝而而打响的首义第一枪,开创共和新纪元。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人杰地灵,复兴路、阅马场、彭刘杨路、首义路等从这些地名就可以看出她英雄的传承。辛亥革命纪念馆就座落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大门两侧分别是两面十八星铁血旗拱卫,正面是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雕像,他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忧国忧民的痕迹都深深刻上了他的面容,是他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纪念馆内,三幢典型民国建筑红砖红瓦风格小楼围在一起,主楼前盛开着金黄色的花朵,这里是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点,也是共和纪元的开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又叫做红楼,被誉为“民国之门”。

辛亥革命博物院分为“晚清中国”,“革命源起”,“武昌起义”等几个展厅。阴暗的灯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各种不平等条约,使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历史的沉重感瞬间涌上参观者心头。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在危急存亡的关头一批批仁人志士站了出来,谭嗣同忧国忧民写下了“世间无物抓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从戊戌六君子再到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他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顽强地探索着救亡图存的道路,发出了“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的呐喊。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日),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建国,平均地权,打响了反帝反封建的首义第一枪,吴兆麟、熊秉坤等下令进攻清政府湖广总督署,经过通宵血战,占领了湖广总督署,取得了中国城市起义的第一次胜利,中华民国政府鄂军政府成立,发布文告宣告“共和”,全国响应,推翻清王朝统治,十八星旗在武汉三镇飘扬。为了保卫胜利果实,接下来起义军和清军在汉口和汉阳展开殊死博斗,起义军以万余将士之躯血战40余天,显示了起义军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为后省响应武昌起义赢得了时间。伴随着武昌新军一声枪响,腐朽满清王朝自此被扫入历史垃圾堆,进入共和时代。民国了,剪辫子了,黄龙旗变成五色旗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在辛亥革命中涌现出众多革命英雄人物,有熊秉坤、孙武、吴兆麟、彭楚帆。刘复基、杨洪胜等首义先驱,更有战斗中敢为人先,视死如归的无名将士,如今他们长眠于松柏之下,那墓碑上的文字颂扬着他们为奠定共和之基而英勇献身,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

旧址寻迹,换了人间。辛亥革命博物院“楚国红”的“V”型寓意着“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象征着胜利和腾飞。“敢为天下先”革命的精神需要我们代代传承。我们不仅要从历史中汲取养份,不忘初心,更要以“砥砺勇向前”革命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专业技能,以纺织强国为己任,为实现“百年军企梦”而努力工作!

纺纱车间 汪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