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南大学 - 《江南大学报》

江南大学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2025-03-10     浏览(49)     (0)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吴正国等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要坚定信心,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师生们纷纷表示将用实际行动响应两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吴正国:

2025 年是“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和 “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全国两会备受瞩目, 各界代表齐聚北京共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蓝图。 全国两会的召开必将凝聚起中国人民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坚定前行。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稳” 的态势巩固延续, “进”的步伐坚实有力,向全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传递了中国信心和力量, 奏响了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强音。 信心凝聚力量,实干谱写华章,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保证。 在教育强国建设路上,高等教育作为龙头,高校作为排头兵,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旗帜鲜明地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政治,是我们的根本遵循。 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四为” 方针, 抓好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深入挖掘新质生产力的“教育要素”,深度融合教育链、科技链、人才链、创新链,全面提升改革创新能力, 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瞄准方向、融入大局,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奋进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江南新实践”。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

今天在人民大会堂我现场聆听了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也信心倍增! 总理的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数据详实、重点突出、成绩喜人。同时,报告对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趋向进行了解读, 也对 2025 年政府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 十大任务目标明确、主线突出、具体务实,是一份高举旗帜、凝心聚力、实事求是、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勇毅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 砥砺奋斗,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中国式现代化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的信心。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作为一名教育和科技工作者, 我也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 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倍感振奋但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未来,江南大学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悉心领会全国两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学校战略定位,勇担教育强国使命,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以立德树人为立身之本,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深化综合改革,矢志创新发展,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全力答好“强国建设,江南何为”的时代答卷,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脂质新资源新功能挖掘团队负责人王兴国: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决胜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 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2024年我国各项经济数据再创新高,粮食产量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 令人振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并强调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这让我们对2025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食品领域的创新充满期待。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大食物观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高国产油料油脂的产能产量,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韧性,牢牢把握食用油安全的主动权。 作为省政府参事,我也将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 积极建言献策,深入推动“品质江苏”建设,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江南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刘飞:

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澎湃动力,“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等关键词引发广泛共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行政管理干部,我深感重任在肩。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中,以“双一流”建设为龙头引领学科体系创新,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布局设置,持续深入探索新的学科交叉方向,不断推动学科提档升级和校地融合。 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加快江阴霞客湾校区、东氿校区新一轮规划和内涵建设,深化“一体两翼”办学,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期待。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全体工作人员将围绕两会新的部署和精神要求,深化对学科建设和学校“十五五”规划发展的谋划,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江南大学退休教师张福昌:

2025 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决胜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召开的,是一次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振兴经济的盛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为一名高校退休教师和校关工委成员,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全局意识,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发挥“五老” 的“威望、经历、经验、时空、亲情”五大优势,配合校党委和离退休党工委的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青年学生树立人生航标和学习的榜样,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 立报国强国大志,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爱党爱国,敬业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脚踏实地,添砖加瓦,奉献微薄的力量!

江南大学蒙古族学生苏米雅:

两会的召开,不仅是国家的大事,也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过去的一年中,经济发展迅速, 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走进了千家万户, 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025 年,我们怀揣着期待之心。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我会不断努力提升自我素质,认真学习并付诸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会稳步前行,迈向新的高度。

江南大学商学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学生党员袁梦迪:

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坚信这次两会必将为国家发展谋良策、出实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凝练、实事求是,高度概括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 其中,我特别关注全国两会调查中的热词,如民生保障、科教人才和青年发展等, 这些与我们广大青年息息相关。我也期待两会能为我们的未来描绘出更加清晰的蓝图。本次两会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之“治”、发展之“质”与合作之“志”。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党员,我将以实际行动响应两会精神,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2301 党支部书记解成博: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怀着振奋的心情迎接全国两会的召开。2024年,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在实验室中就深切感受到了合成生物学技术这一“新质生产力”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革新力量。 全国两会将为未来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绘制蓝图。作为生物催化与合成生物学方向的研究生,我将以实验室为阵地,聚焦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的攻关,力争在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化工材料领域取得突破,用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

江南大学法学2301班,中国台湾省学生翁资捷:

全国两会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2024年,我国GDP实现了5%的同比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这一年里,我国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 环境保护以及民生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辉煌成果的取得,既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也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