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如一柄双刃剑,深深切入学习生态,重塑着其格局。以 Deepseek、Manus 等为代表的 AI 技术,无异于一场关于“创新驱动”的教育突围,但这种突围,似乎也正迎合了部分人急于“一键生成”的懒惰心态。
古往今来,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都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古希腊智者苏格拉底倡导“产婆术”,通过提问和对话引导人们深入思考。这一启发式教育传统尊重人的思维自主性,一直被尊崇。在中国古代,孔子提倡“有教无类”,针对不同弟子的特点进行教导。如今,人工智能所提供的智能辅导工具如同随时待命的助学精灵,无论何时学习者遇到困惑,它都能及时响应,以清晰明了的方式解答疑难。与之相配合的是那犹如浩瀚宇宙般的海量学习资源,学习者只需轻轻一点,就能信手拈来各种信息,无论是跨越经度的异国文化,还是跨越历史长河的古老知识,都不再受时间与空间这两座坚固堡垒的限制。
技术是中性的,一切技术的使用过程都承载着人类的价值观。AI 技术下的智能辅导工具和海量学习资源带来了教育革命,引入 AI 技术来优化学习体验,为学习者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即时反馈与评估学习效果,可以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和自主性,但过度榨取 AI,也会让学习者渐渐丧失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就像法国哲学家卢梭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人工智能语境下,学习者获得极大的学习自由,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陷入过度依赖的“枷锁”。
要摈弃做题家思维,像训练大模型一样,训练自己的大脑,而不是把大脑“外包”给人工智能。在这个利用人工智能重塑学习生态的过程中,我们要善用、巧用,用 AI 提高学习效率,而非代替学习者思考,通过数据积累,与 AI 不断磨合,依托其庞大的数据资源,真正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拥抱 AI,在这场学习技术的变革浪潮中,确保学习者不迷失方向、不丢失自我,真正让人工智能为人类的学习发展保驾护航。
如果你自甘平庸,AI 不过是另一个让你低成本快乐的享乐工具,如果你对人类深邃的思想与智慧具备足够的尊重,那你就可以让 AI 成为认知的“外骨骼”,千倍提升自己的能力边界。
24 级 中文专业 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