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报》

笑语琳琅,春意满堂

作者:朱颖    
2025-02-28     浏览(45)     (0)

仪式感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不可或缺,不然为何每每到腊月与正月的交接之际,总能看到交通枢纽那儿湍急的车流,总能听到老乡交谈间一口纯正的家乡话,总能体味到所谓家的安心与被关心的滋味。贾平凹说:“过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它让平凡的日子有了光彩,让忙碌的生活有了停顿。”,盼望着,盼望着,年便来了,素日里空荡的房间,也终于笑语琳琅,春意满堂。

春节,是每家每户独一份儿的团圆。或许是妈妈包的饺子过于鲜美,也可能是门上的那些红色太过耀眼,过年,我们总是笑眯眯的,对着好久不见的爷爷奶奶傻笑,盯着灶中火柴冒出的火星子乐呵,甚至在每个自然醒的早晨微笑着对这个世界说声“早安”。“叔叔婶婶!”这些多得记不清的称呼和无论隔了多久都一定会感到熟悉的脸庞拼凑成了记忆中家乡的模样,“瘦了变漂亮了”“怎么长这么高了”“好久不见了”……稀松平常的话语却总是让人心头一热,可能这就是“共庆新年笑语哗”的画面吧。

你要是问我要去哪里找年味儿,集市和菜市场必不可少,逛集市、去菜市场似乎已经成为过年的保留节目。“红糖麻花———”“瓜子山核桃———”“大豆蜜枣———”悠扬的吆喝声竟将天也喊得破了晓,微微晨光中,人头攒动,即使互不相识,各个摊位上也总少不了唠嗑的主顾。你只管看那一节节鼓起、嫩得出水的豆角罢,搭配着肉片一炒,保准香迷糊;还有那银得透明、时而乱跳溅起水花的虾儿,可水煮可油焖,更是想着便流口水;别忘了饭桌上少不了的酸辣菜,腌萝卜腌笋,装在一个个透明玻璃罐中,论谁路过都要上前去买上几罐。

人们定是想让神仙也感受感受人间的热闹,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一连几日鞭炮声日夜不绝,要是这时你坐在飞机上正好路过中国,烟花使黑夜变得炫彩,像跳跳糖那般不停地于云层之下炸开、落下、又炸开……灶神爷就这样默默地看着我们,看着我们这样不知疲倦地跟着春晚一起倒计时,这样满怀希望地点燃手中的仙女棒,这样欣喜若狂地给列表好友发送一句“新年快乐”。

人们口口相传着“年”的故事,殊不知,我们就是“年”,循着春的味道赶回家来,那味道像是老人焦急的等待,有点苦,但有回甘,等到春节结束,再在告别声中消失于故乡,拥抱、泪水、嘱托在这里汇聚成美好的回忆和无尽的愁思。“过年是一种乡愁,是对故乡、对童年、对亲情的怀念”莫言这样说,这份怀念里笑语琳琅,春意满堂。(作者系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2024级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