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高技能人才?
和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4 位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
人工智能时代,面向卓越工程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创新培养十分重要,建议专门设计“人工智能 + 工程学科 + 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养,从教师到学生、从理论课程到工程技术实践人工智能与工程学科专业结合,全面培育“新时代工匠之师”。希望能够把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融入相关学科领域,注重数据要素的重要作用 ; 与头部企业沟通协作,建立产学研“握手”通道,共同搭建好“人工智能 +”的人才培养平台 ; 争取发挥职业教育体系优势,做好更多的示范性、标杆性项目,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从教 30 年来,我始终关注农业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建议设立涉农职业教育专项发展基金,提高涉农专业的生均拨款标准,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趋势,及时更新实验实训设备、搭建教学平台 ; 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开办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吸纳更多涉农专业学生实习就业 ; 完善涉农人才激励政策,因地制宜探索涉农专业定向培养和定岗就业机制,鼓励更多人才扎根乡村、服务基层 ; 提升涉农职教教师培养水平,培养更多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 加大对涉农职业教育经费的监管和效益评估,开展定期审计,动态调整资金流向和支持方向。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战略赋予职教战线的主要任务。湖南作为建设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省份,改革实践给予我们四点启示 : 一是要调结构。统筹优化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推动办学定位与区域功能相匹配、院校布局与产业园区相匹配、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相匹配。二是要提质量。紧紧围绕提升核心办学能力,推进专业、课程、教材、实训基地、教师团队等关键要素改革,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三是要促融合。顺应产业变革趋势,探索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方法路径,形成多元主体办学新格局。四是要增效益。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技术技能人才优势,在服务经济发展、推进国际交流、助力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中彰显职业教育效能。
要实现产科教三者的深度融合,关键是抓牢职业教育“五金”建设 : 打造金专业、构建金师资、设计金课程、建好金基地、编好金教材。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和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应用创新相结合,多到基层一线、问题一线去摸第一手资料,和干部群众一起找到问题破解之策。中国由制造大国要走向制造强国,必须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作支撑,职业教育刚好提供了这样一条道路,让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来出彩,来实现自己成为大国工匠和为祖国作贡献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