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顾海霞 特约记者 韩冰)“西北项目部的5000个岩芯盒,长庆项目部的2000个岩芯盒、35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5个甲烷传感器,煤层气项目部1500个岩芯盒、手套单棉各600副都提前到了……”4月2日,渤海钻探录井二公司的170支录井队全速施工,物资管理部门井然有序地从各个“云仓”调运物资设备送往施工现场,全力保供生产。该公司高效统筹管理、盘活存量资源、开展精准帮扶,打造“一小时”供应圈,保障“春耕”物资直达现场。
提前布局,快速筹备响应。该公司分析近三年春季物资消耗规律,结合今年市场预期,倒排物资储备计划,提前向各市场区域调拨了仪器配件类紧缺物资,实现与项目“零时差”对接。在长庆、冀中、四川等项目设置现场物资应急点,提前储备重点物资。根据使用紧急程度,打造“一小时”“三小时”物资供应圈。关注两级集采物资和关键物资,“借力”供应商,签订代储协议,确保各项目生产材料及时到位。
统筹调剂,高效利用资源。该公司持续优化生产资源配置,建立调拨快速响应机制,先统筹后采购,合理降低库存规模和资金占用。开展修旧利废,通过回收管理废旧零件,推动闲置物资再利用。该公司物资综合管理中心的能工巧匠将一台多年不用的全脱分析仪“拆整化零”,将有用零件调剂给各项目部,有效节约了材料成本。截至目前,共调剂13项270件物资,各项物资供应稳定。
精准帮扶,提升保障能力。该公司指派专人深入基层进行物资巡回检查帮扶,围绕物资“收发存管”及质量管控等多方面需求,开展“望闻问切”式的帮扶,实现物资保障合规高效、生产过程衔接顺畅、服务质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