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石化公司 - 吉化报

劳模故事 锤炼作风 担当使命

突破无极限

——记研究院ABS树脂研发中心二级工程师刘姜

作者:本报记者  高荣涵    
2025-04-04     浏览(29)     (0)


主要荣誉

2021年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

2021年度合成树脂厂创新个人

2023年度公司科技标兵

2024年度公司劳动模范

形象素描

“80后”刘姜,在科研岗位磨砺十八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子课题、集团公司级项目,兢兢业业钻研每一个科研难题,攻破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公司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刘姜怀揣着对科研事业的无比热爱与执着,全身心投入公司ABS技术研发与创新工作,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技术突破。

创新接枝胶乳凝固物减量技术

合成树脂厂第三套ABS装置开车初期,产生的接枝胶乳中的凝固物每天为四五百公斤,随着装置运行周期增加,凝固物的量逐渐增多,至2024年3月,每天达到千公斤,造成额外的物耗,增加了固废处理成本。刘姜带领技术团队迎难而上,开发ABS接枝胶乳凝固物减量技术。

通过反复实验与数据比对,刘姜发现通过调整接枝聚合配方,可以显著减少凝固物的产生。刘姜精细调整反应所需的加料量,全面优化工艺参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凝固物减少了50%以上。

在取得实验室成果的基础上,刘姜进一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业化方案。他与车间紧密合作,对生产装置进行适应性改造,确保新方案顺利落地。7天的时间,团队共完成48批次实验,充分验证了工业化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随着方案的正式应用,实现接枝胶乳中凝固物减量目标。

突破无磷无糖接枝聚合技术

公司ABS装置曾采用含磷含糖接枝聚合技术,产品色度指标偏低。刘姜主动承担破解技术难题的重任。

刘姜组织项目组技术人员历经3年攻关,累计设计聚合配方500多组,在10升聚合釜上开展聚合800多次,收集实验数据1000多组,成功开发出ABS无磷无糖接枝聚合技术。

2024年,新技术在公司第三套ABS装置和揭阳ABS装置上开展工业化实验,并在揭阳装置推广应用,彻底解决了废水中含磷的问题,产品白度显著提高,通过减少高价助剂用量,降低生产成本20元/吨。

开发无调浆凝聚技术

2024年2月,为了解决揭阳ABS装置0215H和0215E产品色度问题,刘姜决定在装置应用无调浆凝聚技术,优化生产流程,解决装置凝聚单元酸烧问题。

ABS产品色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原料质量、聚合条件以及后处理工艺。刘姜优化凝聚剂种类和用量,精确控制凝聚温度和搅拌速度,以减少凝聚剂残留。

刘姜利用10升凝聚釜模拟揭阳ABS装置凝聚单元实际工况开展小试验证,优化凝聚剂组成、凝聚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减少凝聚颗粒中酸性凝聚剂的残留。

采用新工艺后,揭阳ABS装置凝聚工艺得到了优化,取消了原有的加碱中和工序,降低碱液消耗量,彻底解决了酸烧问题,产品白度提高了0.5~1.0,降低生产成本10元/吨。

摄影: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