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攀枝花学院 - 《攀枝花学院报》

凝心聚力开新局 向上攀高谱新篇

——在2025年春季开学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 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兴贵    
2025-03-31     浏览(32)     (0)

新学期,学校要打好五大战役,全校上下要发扬斗争精神、付出艰苦努力,处理好集体与个人、自由探索与有组织推进、躺平与实干、近期与长远、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以行动诠释担当。学校是心灵栖息与成长的港湾,是实现教育理念和人生价值的广阔平台。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新学期,我们要以“开局就加速,起步即起势”的精气神,着力推动全校上下快起来、干起来,以实干笃行跑出“阳光健康美丽”应用型一流大学建设的“加速度”!

一、回望来路,我们以奋斗凝聚底气

过去一年,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积极践行“大德大爱大师”的教育精神追求和“自律自觉自强”的思想行动状态,在“治理提升”“大抓落实”和“纪律教育”三大专项行动中全面开启建设“阳光健康美丽”应用型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答卷亮眼、成绩喜人:

一是党建引领更加有力,过去一年,学校深入推进“一融双高”,强化组织建设,完善制度体系,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党建品牌,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学科建设取得突破,10个硕士点“集体”成功获批,今年计划招生人数达210人。

三是专业发展实现跨越,新增《化工安全与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等2个本科专业、创建首批省级应用型品牌专业、品牌课程7门,立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9项。

四是科学研究再上台阶,“钒钛”“康养”“新能源”“共富”“三线文化”五大研究方向齐头并进、遍地开花。2024年我们成功创建“BIM+”“川滇民族文化”等省级平台,成立“共同富裕发展研究院”,承担省级及以上自科、社科项目13项,2项钒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项康养国家标准成功立项,8项新能源行业标准制定实施;立项“高端数控机床”子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现突破,到账科研经费3030万元,再次拔节升高。

五是人才培养蝶变跃升,2024届本科毕业生中,433人考研上岸,较2023年净增43人;服务国家地方基层项目129人、入选西部计划45人、应征入伍62人,超额完成任务达55%,学生“家国情怀”更加厚植。

六是文明校园更具内涵,“攀大是最好的二本”,这不仅是校友的由衷赞誉,更得到市级主要领导及全网的普遍认同!

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而是每一位攀大人用汗水浇筑的勋章。在此,作为一名新的攀大人、新征程的接力者,我向所有奋斗者致敬!向为了学校发展,无私奉献、砥砺奋进的所有攀大人致敬!

二、直面挑战,我们以清醒锚定方向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十四五”规划、“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更是我们建设“阳光健康美丽”应用型一流大学、胜利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决胜之年!使命和任务,注定2025年极不平凡、极具挑战!我们要担负好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为学校后续战略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2025年,我们必须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打好以下五场大仗:

一是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决胜战”:这是我们“新三步走”的第一战,我们必须以决战决胜的态度全力以赴,确保首战告捷!同时以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

二是基本建设“攻坚战”:今年,学校将全面推进钒钛产业产教融合大楼、南苑13号学生宿舍、北苑教学楼区域改造等基础项目建设,将落实篮球运动场升级、教工食堂建设等民生工程。虽然,受政策影响,目前建设资金还不完全到位、各个环节在时间编排上,推进还有很多困难。但是,基本建设不仅关系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着我们幸福感的成色!我们要统一思想、主动沟通、加强协作,合力把“山头”拿下来,把建设搞上去!

三是共同富裕研究“突破战”:对共同富裕试验区的经验做法进行系统分析与理论升华,进而形成标志性经验成果,是今年市委、市政府必须向上级进行阶段性交账的“必答题”。“共同富裕发展研究院”是落地于我校、并要求我校揭榜挂帅的研究平台,我们理应以“共建共荣”的发展思路与攀枝花市共同打好共同富裕研究的“突破战”,这是政治站位,也是责任担当!

四是省管绩效考核“主动战”: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计划,“学校管理体制移交省管”今年将努力见到分晓。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省管过后,将接受教育厅考核、评分定级,并与绩效划拨紧密挂钩。其运行政策、管理、考核制度将与现在有很大差异,我们必须提前思考、靠前行动和准备,做到知己知彼、有备而战。

五是治理提升“持久战”。要以改革的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在健全机制上再下深水,打通各部门现有制度的制度断点和制度堵点。要在有组织推进上、团队作战上再下功夫,形成“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教研教改”“有组织社会服务”等多个“有组织”,激发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要在制度完善、制度执行、数字化管理上再出实招,推进程序规范、流程规范、过程“阳光”、结果“健康”。

三、躬身入局,我们以行动诠释担当

要攻克“五大战役”,要取得事业突破,没有哪一项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必须发扬斗争精神、付出艰苦努力。全校上下要拿出“一起为学校发展想招、一起为学校发展用力”的决心和精气神,处理好“集体与个人”“自由与组织”“躺平与实干”“近期与长远”“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五大关系,团结奋进、实干笃行,啃下一个个“硬骨头”,拿下一个个“娄山关”!

(一)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荣辱与共。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学校是我们的共同家园,它的发展、声誉和未来,就是我们个人成长、成功的土壤和平台。在学校发展中,大家:一要做“榫卯结构的契合点,而非松动的螺丝钉”。学校改革再下深水区,有限资源的价值流动,势必会有集体与个人之间的矛盾。我们要继续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把顾全大局当作开展工作的首要准则,将个人利益置于学校整体利益之下,舍小利顾大义,在推进学校发展中共享学校发展的红利,成就更好的自我。二要做 “活性因子”而非“游离分子”。今年,要决胜审核评估、要攻坚基础建设、要收官“十四五”,这些都是涉及全校、全部门、全员的重大事项,各部门要强化沟通、及时补位,不要只看着本部门的“一亩三分地”,要站在学校全局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躬身入局,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扎根心中。三要做“龙舟赛的划桨者,而非岸边的‘啦啦队’”。众人划桨开大船,加快建设“阳光健康美丽”应用型一流大学,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奋斗。要层层传导压力,激振“滚石上山”韧劲和“舍我其谁”的担当,要全身心投入学校各项工作,在各自岗位上以“平凡”创造“不凡”。

(二)把握好“自由探索与有组织推进”的关系,协同共进。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自由探索是学术创新的种子,但是个人的力量有时非常单薄、智慧也非常有限,特别是遇到困难、困顿时,更容易打退堂鼓!而“有组织”,却能够整合资源、汇聚智慧、凝聚力量,为自由探索提供平台和保障!今年我们要全面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在“构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申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获批大奖项”上继续下苦功夫,实施“学科方向凝练布局、科研团队聚焦发力、科研平台提质增效、科研项目量质齐升、科技奖励国奖突破”五大行动,实现有组织科研工作整体突破。要加快推进有组织教研教改,在“人员全打通、资源全整合、赛道全覆盖”上想办法,出举措,以错位竞争推动教研教改质量和成果数量大突破。要切实推进有组织的社会服务,健全完善“67111”运行机制,推动有组织社会服务学院试点,强化外联部“需求对接平台”桥梁作用发挥,各单位领导要主动理清你的队伍各人的能力和专长,在精准匹配教师能力和服务场景上下大功夫,在校企合作上下苦功夫,抱团取暖、握拳出击!以有效推进有组织的服务。

(三)处理好“躺平与实干的利弊”,行稳致远。

“躺平”与“实干”,看似是一对矛盾,实际上它折射的是人的内在追求、处于逆境的韧性和客观方面赋予的责任、激励制度的激发和对初心的守护。新的一年,我们要全面激振师生员工实干的精气神。一要强化“不敢躺平”的制度约束,要继续加强纪律建设、用好用优“第一种形态”、切实推进第四轮岗位聘任考核,要鲜明一种导向:实干,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要求;实干是我们所有人愿望实现的唯一途径!二要推进“不想躺平”的制度健全,要与“有组织”结合,优化、健全我们的激励制度,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探索“教学型”“科研型”“管理型”“社会服务型”等评审指标的分数抵兑,要对承担重大攻关项目的团队实行“里程碑式”考核,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各类平台建设,形成“制度激励、平台助力、全员使力”的干事局面。三要加强“不能躺平”的氛围营造,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要在入脑入心上拓展思路、丰富载体;“三个区分开来”的容错纠错机制要落到实处;要加强先进典型的选树,让身边的典型立起来、生动起来、带动起来;要加强人文关怀,各单位要对自己的职工,感情受挫的、事业受困的、家庭变故的等等情况,要第一时间掌握,要关怀到家、爱护到位,用情怀、情感呵护住我们干事创业的初心!

(四)处理好“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厚积薄发

“近与长”关系的正确把握,体现的是个人科学的思维方法,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政绩观和党性作风。工作中,我们:一要强化长远与当下的统一,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特别是在座初登讲台的同志们,建议既要树立长远的职业规划,又要把规划分解为一年一度的短期目标,拿出自己成长的“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打表推进!二要把握好显功与潜功的辩证关系,特别是我们党员干部,要校正、树牢正确的政绩观,既要做好让师生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比如“创收增效”这样的好事,也要做实比如“项目库”“案例库”这些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还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甘做“铺路石”,愿做“栽树人”!三要处理好“长疼与短痛”的选择,特别是在学科专业调整上、在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中,要果敢地做选择题、做手术、动真招,以及时推进问题解决。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推进我们的学科专业优化,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让我们的学生个个都可高质量就业!

(五)处理好“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实现价值。

同志们,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高校教师必须承担的三项重要职责。如何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三维坐标系中找准定位,实现个人价值。这是一个关乎教师使命的命题,也是一个关乎我们幸福感和尊严的命题!心理学上讲,物质生活满足了,“个人实现”才是幸福的源泉和追求的起点!为全面提升教职员工的三种能力,助力我们梦想开花结果:借此机会,我郑重宣布一项学校决定的专项行动和配套的三项改革计划,即以攀枝花学院的“攀”字为题,取“攀登乃高”之意,创建“永攀”系列活动品牌,开展“永攀·师能提升”专项行动:

一是开展技能攀升,AI赋能计划。全覆盖开展AI技术培训,加快推进AI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助推各位教师运用AI技术提升教学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

二是开展绩效攀高,教学优评计划。健全完善激励相关制度、构建“社会服务贡献度”评价体系,重大横向课题、育人项目、教改项目、政策咨询报告等与论文、科研同等认定,打通教育教学项目、科研项目、服务社会项目、育人项目的考核评分抵兑,让人才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多元。同时推行“柔性绩效”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各种“社团”或兴趣活动,以平衡教师的工作强度与身心健康。

三是开展青蓝攀峰,名师打造计划。开展青蓝结对、名师工作室建设,形成“名师带骨干、骨干指导青年教师”梯度攀升的教师培养机制;持续推进高素质“四有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硕士导师的培养,以此,让所有老师在所有起点上都进步、工作都出彩!

老师们、同志们,学校不是我们单纯完成工作任务的地方,而是我们心灵栖息与成长的港湾,是我们实现教育理念和人生价值的广阔平台!

最后,我想与大家共勉人民日报的一句话:“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最强的力量不是独行,而是同频。”

2025年,让我们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部署,抓实“基础建设”、决战“审核评估”、强化“师能提升”,在加快建设“阳光健康美丽”应用型一流大学新征程上,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锚定目标全力拼,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每一天的极致努力,拼出不负期待的又一年!干出更加振奋人心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