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温州大学 - 《温州大学报》

讲述国情党史,赓续红色血脉———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品牌

作者:学生记者:王缇莹  庞悦  蒋麦莎    
2025-03-30     浏览(88)     (0)

图片由温独支宣讲团提供


 

百年风雨铸辉煌,红色薪火永相传。在温州城乡的校园课堂、社区礼堂、企业展厅间,活跃着一支朝气蓬勃的红色宣讲队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纪念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立100周年红色宣讲团(后简称

“温独支宣讲团”)。这支由温州大学青年学子组成的队伍,用青春和热情讲述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后简称“温独支”)的革命故事,以生动演讲、师生互动等形式传播浙南火种精神,让百年党史走出书本、深入人心。

讲述党史,赓续精神

“温独支”作为浙南地区最早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组织,标志着温州地区革命斗争的崭新起点。无数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用热血书写壮丽诗篇,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值此“温独支”成立100周年之际,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结合新时代背景,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在人文学院原有的“国情党史宣讲团”基础上吸收新的宣讲成员,于2024年11月14日成立“温独支宣讲团”,成员们深入挖掘与研究“温独支”的历史,宣传其历史贡献和革命精神,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党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温独支宣讲团”是以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为主体构成的党史宣教团队,由刘建国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宣讲团成员在专业学习中积累了扎实的党史知识。其中,团长郑捷帆拥有在浙江省第二女子监狱长达六年的基层工作经历,锤炼了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副团长顾德健曾在苍南县大渔镇人民政府、苍南县消防救援队从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团员夏朝阳作为退役大学生士兵,服役期间入党,并担任连队文书一职,协助组织多次政治教育活动,对党史、解放军史十分了解。宣讲团成员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宣讲活动中更是展现出对红色文化的深刻理解,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递红色文化与党建精神。

“温独支宣讲团”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在社区和学校中集中宣传红色精神;通过开设“党课”的方式,向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党员宣传革命精神;通过举办“温独支”的历史图片展览,加深学生们对于“温独支”的红色记忆,成员们力求将党史故事讲活讲透,让红色基因在创新表达中焕发新生。

“温独支宣讲团”的成立,是温大人文学院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生动创新与实践,也为新时代青年和党员干部搭建了“学史明志、学史力行”的桥梁。

宣讲铸魂,传承薪火

“温独支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在温州地区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其中覆盖了鹿城区双屿街道、瓯海区三垟街道等在内的机关及下属社区单位,以及温州大学、温州中学、温州市南浦教育集团、温州市第三中学、温州市第八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龙湾海城中学等学校。截至目前,宣讲团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余场宣讲,受众达3000多人次。

在鹿城区档案馆举办的《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专题宣讲中,“温独支宣讲团”带领听众全面回顾了“温独支”的诞生历程,深入解析了其成立的时代背景、主要革命活动及其在党史中的重要地位。参与宣讲活动人数约500人,听众在聆听过程中无不全神贯注。

在温州市图书馆举办的“纪念‘温独支’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上,“温独支”成员的后代、研究学者及宣讲团成员齐聚一堂,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家族记忆。宣讲团以实际行动弘扬红色文化,通过生动的讲述,让更多人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子和基层群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宣讲团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的案例,讲述“温独支”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团结和组织进步青年,传播先进思想;如何积极开展革命实践,推动温州地区革命进程。宣讲内容既有理论阐释,又有生动故事,既体现历史深度,又极具感染力,使在场的党员干部们和大中小学师生们深受触动。宣讲完成后,成员往往会采访在场听众,听众们普遍表示如果没有“温独支宣讲团”,他们可能都不清楚温州的革命火种源自哪里,这样的宣讲使他们对温州革命历史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于学生而言,宣讲团激昂慷慨的讲述唤醒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更提高了他们对于和平来之不易的认识;于党员干部而言,宣讲团娓娓道来的党史进一步加深了党员干部们对于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思想共鸣,共同成长

在“温独支宣讲团”的蓬勃发展进程中,每一位成员都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成长锻炼。作为退伍军人,夏朝阳将部队生活中习得的自律与感恩融入宣讲团的工作中。他表示:“宣讲团不仅是知识输出的平台,更是自我成长的契机。从学习‘温独支’历史到直面社会宣讲,从部队磨砺到职业规划,每一步都让我更坚定‘传承历史,服务社会’的信念。”通过宣讲“温独支”的光辉历史,夏朝阳不仅深化了对温州本土党史的认知、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传播了革命故事,让两个时代产生了连结与共鸣。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团长郑捷帆,以其对党史的热爱和执着,带领团队不断前行。她告诉记者,每次宣讲前的准备工作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每一次准备,指导老师刘建国教授都会召集宣讲团成员,让大家草拟初稿、进行排练试讲,并进行点评,指出不足并要求回去修改。从初稿的草拟到反复的排练试讲,每一次修改都体现了宣讲团吃苦耐劳的精神,每一次排练试讲都记录着团队精益求精的态度,每一次互助都凝聚着团队的力量。

红色党史,润泽心灵。副团长顾德健在了解红色党史的过程中,被金贯真烈士的事迹深深触动。他为我们介绍道:“金贯真最初是“温独支”的成员,后来成为红十三军的政委。在面对残酷战争和死亡威胁时,他坚定不移,越挫越勇,最终成长为军队的政委。”顾德健表示,希望能在学习中汲取红色文化带来的精神力量,不断勉励自己。

宣讲团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努力与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宣讲团的精神。团队成员林东旭、沈沛姗、高雯昕等同学纷纷表示参加宣讲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提升了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也收获了难忘的经历,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展望未来,持续发展

“温独支宣讲团”自2024年成立以来,立足浙南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禀赋,构建起“理论宣讲+实践育人”双轮驱动体系。通过创新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品牌,以沉浸式宣讲、微视频创作、课题研究、文化专栏等多元化载体,成功打通红色文化传播“最后一公里”。在青少年群体中有效实现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温州辨识度的文化育人新模式。

当前正值团队新老交替的过渡期,首任指导教师刘建国教授即将面临退休,需要找到合适的指导老师,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传播红色文化。他强调,宣讲团的活动不仅符合国家对党史教育的重视,还能结合温州本土资源,展现其独特优势。未来,宣讲团的成员们也会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红色使命,将红色基因融入时代脉搏,将先辈的理想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在传承中创新,继续发挥红色文化宣传的重要作用,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