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交通学院报》

熠熠“威”光 照亮漫漫科研路

作者:学生记者:刘法劲  刘承润  俞越  唐珂伟  张诗桐  指导教师:吴燕妮    
2025-03-07     浏览(29)     (0)

郭威是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他在半年内迅速成长,攻克难题,得到了理想的结果。他全身心投入科研,不怕失败,恩师悉心指导他。毕业后,他希望能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是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发表北大核心论文1篇,获校级科技创新项目二等奖,多次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方向为道路交通运输,他就是交通土建工程学院研交通土建211班研究生郭威。

初入科研:从迷茫到坚定

“其实刚开始接触科研时,我十分迷茫。”郭威回忆起自己刚进入实验室的日子,那些不知所措仿佛历历在目。面对复杂精密的实验设备和晦涩难懂的文献资料,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郭威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他选择从最基础的文献阅读开始,每天坚持阅读至少两篇相关领域的论文,并做好详细的笔记。为了弄懂一个实验原理,他常常在实验室待到深夜,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

“科研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郭威笑着说。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他在短短半年内迅速成长,逐渐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攻坚克难:在失败中寻找答案

科研道路充满了荆棘和挑战,但郭威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越是不容易的事情越要试一试。“在研究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时候,某些关键的实验结果总出现重复性较差导致无法验证假设,实验的每个步骤都看似没有问题,但结果却不够理想,这让我非常困惑。”面对这个难题,郭威那股子“钻”劲儿愈发强烈,他不断地向实验室导师和同学进行请教,通过团队讨论和分析,找到潜在的问题所在,同时更加细致地优化实验条件,小到对原料纯度、实验参数逐一排查,大到对实验环境和实验仪器进行逐一校准,他用尽了别人眼中耗时耗力的“笨”办法,经过多次调整终于获得了理想的结果。

“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怕失败、承认失败、复盘失败,才能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越来越好。”郭威总结道,也正是这种理念,支撑着他在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恩师指引:点亮漫漫征途

在郭威的科研道路上,导师团队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并肩同行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交通土建工程学院教授庞来学是郭威的导师,庞老师科研水平过硬,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首位)、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首位)、山东省循环经济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首位),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无论是在科研上还是生活上,庞老师都给予郭威尽心尽力地指导。“庞老师全身心都在工作上,经常在半夜给我发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当我在研究方向上没有头绪时能够及时给我指点迷津,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论文框架,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的选择上给予我很大的启发。”

好的恩师既是灯塔,也是坚实的后盾。正是庞老师及课题组老师的悉心指导,让郭威在科研道路上充满自信,每一次耐心的答疑,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如同在心灵深处种下希望的种子,在岁月的滋养下生根发芽,成为支撑他抵御科研风雨的精神支柱。

问及未来,郭威想在毕业后进入工程类企业工作,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创造价值,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