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周报》

走进社区大课堂

作者:黄斯斯    
2025-03-24     浏览(35)     (0)

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以“一老一小”为主题的调研活动,通过深入社区与老年人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服务需求和未来展望。社区工作人员和老年人都对社区的人文关怀表示满意,并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社会实践锻炼了作者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深刻体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调查研究乃谋事之根基、成事之要道。若无调查,便无发言之权,更无决策之能。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恰是寻觅理论与实践最佳契合点的通途。社会实践并非流于表面、走过场式地收集数据,而是要真正深入“田野”,融入社群之中。

我们的调研以“关注‘一老一小’民生实事,绘就‘朝夕美好’幸福画卷”为主题,选取社区工作人员、老年人、儿童及中年人为研究主体,聚焦武汉市东西湖区振兴社区内“一老一小”的服务设施、服务项目、运营状况及反馈机制等方面,综合剖析“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根据调查数据提出极具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推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

在调研方法上,针对社区工作人员与老年人,我们采用面对面交谈的方式,“身挨身而坐,心贴心相聊”;对于儿童,我们则直接询问他们对上课、自身权益及社区活动的感受;而针对中年人,则利用社区群发放线上问卷,以便获取更为广泛的信息。

我负责设计老年人调研问卷,内容围绕基本信息、生活状况、服务需求和未来展望四大类别展开。在与老人促膝长谈之际,我们以灵活的表达、唠家常的形式进行询问与交流,同时始终紧扣“一老一小”主题。调研中,老人们对社区的环境与氛围颇为满意,社区居委会二楼新修的活动场所、社区长廊新增的长椅圆桌,以及正在计划筹办的幸福食堂等,皆是振兴社区关爱“银发族”的生动体现。老人们谈及这些人文关怀时,无不赞不绝口,流露出由衷的喜悦之情。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既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域,也是政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振兴社区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见证了他们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所付出的努力,并从中汲取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社区主任称,振兴社区地处武汉边缘地区,与其他区域相比,留守儿童与老人数量较多。基于这一实际情况,社区投入大量资金与心血用于服务老人和儿童,每逢节假日都会为他们举办活动并赠送精美礼品,还为孤寡老人提供志愿者上门服务。主任还着重提及社区正在计划筹办的幸福食堂,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资金问题。他们希望以合理的价格、健康的饮食聚焦民生福祉,绘就幸福底色。同时,针对老人对部分服务不理解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也决心凭借耐心与爱心,为老人提供切实服务,及时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

在辛安渡小学,我们利用课间和课后时间对儿童及家长们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他们普遍对当前社区状况和未来发展怀有美好的憧憬。在此过程中,我对社会的理解愈发深刻,深切体会到教育的责任与意义,以及作为社会一员应有的奉献与担当。

从最初设计调研问卷、策划活动方案,到后来实地考察,与社区居民面对面、心连心的沟通交流……社会实践成为我成长道路上一段极为深刻且全面的经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锻炼了我的综合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助力我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我也更加领会古语“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的真切内涵。理论学习唯有深植于实践的土壤,以滴水穿石之功笃学笃行,方能焕发出强大的活力。

(作者单位 公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