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以为这喻家山有多高呢,没想到来华科大的第一天就轻松拿下。”“子皓,你知道吗,在我的甘肃老家很难见到有这么多的绿色。”“是啊,华科大的绿化覆盖率真不错,森林大学真绿。”这段对话便是我第一次登上喻家山时的亲身经历。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对华科大的第一印象,便是那无所不在的绿色。然而,回溯七十多年前,这里只有一座荒芜的山,不见树木的踪影,未有黄土与石头肆意铺陈。我曾经在老照片上目睹彼时的景象。据说,当时一些来报到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场景,内心满是落差,觉得现实与想象中的校园大相径庭。
没有树就种树,没有绿色就创造绿色。为了让这片荒山秃岭蜕变成风景如画的校园,华科大师生迅速行动起来。学校精心制定了“喻家山造林计划”,详细罗列植树造林具体工作事项,如造林树种配置、人工安排植树准备工作,以及完成任务的具体日期等。
1956年2月,学校召开“绿化校园、营造青年林”开工典礼。师生们纷纷拿起锄头,开启了这场意义非凡的造绿工程。未经开垦的荒地,质地坚硬如铁,要刨出直径达1米的植树坑,必须用尽全身力气。大家毫不畏惧,齐心协力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共植下树苗 11 万多株,超额完成了任务。
植树造林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植树时全力以赴,干旱时浇水灌溉,每位师生都自发成为绿化校园的志愿者。从种树到护树,正是一代又一代华科大人的不懈接力,才有了如今 72% 的土地 被 绿 意 温 柔 包 裹 的 最 美 森 林 大学。如今,荒山秃岭已然不见。漫步在森林大学满眼皆是绿意。校园里的各类花木多达 200 余种,总数达 18 万棵,绿化覆盖率让人赞叹,华科大已然成为全国闻名的森林大学。
从过去到现在,华科大人心中始终有一片绿。他们筑绿的坚定步伐也从未停歇。在千里之外的西北大地,一场由华科大人发起的绿色志愿行动,正将森林大学的绿色希望传递到戈壁滩。2019 年,华科大青马班的一支社会实践队奔赴甘肃、新疆等共八省十地,深入防沙治沙、生态扶贫的第一线,脚踏实地开展绿色志愿服务。他们不辞辛劳,走访企业、农村、种植基地等,经过深入调研,最终形成了二十余万字的实践报告。一位青马成员感慨道:“以前每到夏季,总会对林荫道上的梧桐飞絮感到厌烦,但真正见识过荒漠戈壁后才惊觉,每一棵树都无比珍贵。”
在最初的起点——喻家山,我们也正以实际行动为森林大学增添一抹新绿。前段时间,我和同学们发起了喻家山清洁行志愿活动。面对工具不足,我们用树枝作工具钳;面对顽固的垃圾,我们直接动手清理。这样一次小小的志愿行动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却是我们新一代华科大人对绿色梦想的不懈坚守。
绿色华科大的理念,在一代代华科大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构筑起森林大学的美好愿景。我们要在这绿色的校园中汲取力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的种子播撒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单位 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