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香蒸溢院 平芜尽处是春山中医学院2022级 杜泓逸
当第一缕春风吹进山中医的墙内,便吹开了一地的姹紫嫣红,春光乍泄,流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校园美景。春天是一位自远方来的游人,她的到来驱散了中兴湖湖面上的寒冰,碾碎了冬日的沉默;她像位顽皮的孩子,撵着小猫爬上旺盛呼吸的古木,催着大鹅舒展许久没伸展的翅膀,她也是最懂色彩搭配的画家,用绿色点缀刀状的柳叶,轻轻几笔唤醒了沉睡的花苞,勾勒出大好的春日光景。我爱这山中医的春天,她掀起流光溢彩的春潮,吹开我们生活的一片美好。
被冰封许久的湖水终于在这一刻绽放了平和的笑颜,“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说的就是这样一番景色吧。有几只小鸟在湖边轻盈地觅食,它们机警而灵动,察觉到人影的靠近,便轻点水面向前跳跃飞行,在平静的湖面上掀起一圈圈细密的波纹,如同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谱写这春的乐章。冰皮始解,湖色乍明,波光粼粼,寒气消散。湖水用光洁如镜的身子,照出了山中医如同少女长发的垂柳,也映射出山中医的学子们积极向上的奋斗面貌。在湖边点缀的石椅上,我看到了专注背书的师哥师姐们,他们有的低头凝视书页,有的微闭双眼默诵要点,有的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那些被露水洇湿的批注,正在年轻的手掌上长出新的经络,和煦的春风轻轻吹动垂柳的嫩叶,金色的阳光从枝叶间隙斑驳地洒落下来,在他们的身上、书页上投下闪烁的金斑,仿佛在书写一张潦草而又温情的药方,悄悄化解他们临近毕业时的几许惆怅。师哥师姐们被春风轻抚后微微泛红的脸颊,正如傍晚时分山中医天边最绚丽的晚霞,既充满健康的活力,又令人心生温暖与感动。春风所至,不仅吹开了冰封的湖面,吹绿了校园里的草木,更吹来了勃勃生机,带来了新一轮的希望与憧憬。
山中医的春天是位慢条斯理的郎中,当江南的迎春开满河畔,校园里的地黄才怯生生地探出嫩芽。细看那破土而出的地黄,娇小而又质朴,一抹浅黄在绿意中若隐若现,恰如古诗所咏:“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这不经意间的生机,正是春天最动人的馈赠。晨光漫过廊柱时,几个老师探讨问题,或许多年前的他们也曾带着少年人的青涩,在廊柱下翻阅着古籍。下课铃声响过,我和三五好友相约,带着属于春天的应景美食———青团和一些松软的面包,来到湖边释放一整天课后积累的疲惫。青团裹着清新的艾草香,咬上一口,那绵软的甜意缓缓在舌尖缠绕,久散不去。湖里的大鹅和鸭子似乎已经习惯了学生们的到来,远远看到我们的身影,便摇曳着优雅的身姿,扑棱着翅膀向岸边游来,眼中满是期待,等待着我们的投喂。这时,我便会有意逗弄这些水中精灵,手持面包却迟迟不肯施舍,看着大鹅着急地在我身边追逐,发出“嘎嘎”的焦急叫声,那笨拙又认真的模样引得我们捧腹大笑。玩闹尽兴后,我蹲下身子,将掰碎的面包放在掌心,静待它们前来享用。大鹅和鸭子小心翼翼地靠近,轻啄我手心里的美食,带着几分戒备却也不失优雅。我便趁机调皮地拨弄几下它们光滑如缎的羽毛,感受那柔软与温暖。它们并不躲闪,似乎也在享受这短暂的亲昵。那一刻,春风拂面,湖水荡漾,鹅鸭嬉戏,青团余香萦绕,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独属于春日的和谐———万物共生,琴瑟和鸣。这湖畔的春光,简单而纯粹,让人忘却疲惫,只余满心欢喜与宁静。
山中医的春天,正用五运六气的针法,在校园内刺络放血,放出淤积一冬的寒邪,给学校的大地绣出一片勃勃生机。这春光唤醒中兴湖,吹绿垂柳与地黄,在学子心中种下希望。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山中医的春天,以最朴素的色彩,描绘出医学之美与自然之美的完美交融,将万物和谐与青春热忱交织,为我们铺陈一片美好。
春至山中医,万物向暖生中医学院2022级 何思远
当料峭春寒还未完全退去,山中医的校园里,春天已悄然登场。它最先在西操场前的那片樱花中崭露头角,一团团、一簇簇,如点点碎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迫不及待地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
彼时的我,正被中医诊断学里错综复杂的脉象知识搅得心烦意乱。那些浮脉、沉脉、弦脉、滑脉,在我脑海里像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顺。为了平复心情,我踱步来到樱花树旁,端详着这抹春意,它们细长的枝条上缀满了小巧的粉花,每一朵都朝着阳光努力伸展,花瓣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在微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告诉我,只要心怀希望,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看着这些充满生机的樱花,我的内心渐渐平静下来。
随着春天的脚步,校园里渐渐热闹起来。桃花、杏花、樱花依次绽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每到课间,同学们都会在花丛间穿梭,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当樱花盛开,微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飘落,像是下了一场花雨。我最喜欢的,是图书馆前的那片树林。我常常坐在树下的长椅上,翻开中医典籍,在树木的荫蔽下,沉浸于中医的世界。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似乎也变得亲切起来。
山中医的春天,不仅有美景和知识的滋养,还有温暖的情谊。在一次春日的社团活动中,我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中药香囊。大家围坐在一起,将艾叶、薄荷、丁香等中药材研磨、混合,装入精美的布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互相交流着各种药材的功效和作用,欢声笑语不断。做好的香囊,有的送给老师,表达我们的敬意;有的送给同学,传递温暖的祝福。
春日里,学校还组织了一场义诊活动。我和同学们满怀热情地参与其中。那天,阳光格外温暖,我们在校园的建桥上摆好板凳,为前来咨询的学生提供简单的中医诊疗服务。一位师弟因为长期的关节疼痛前来问诊,我和师哥师姐运用所学的经络穴位知识,为他进行了初步的诊断,并建议他尝试艾灸治疗,后来的几日再问起哪位师弟,他说早已好了很多,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医的价值。
在这个春天,我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中医知识,还能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为他人带去帮助,这让我对未来的中医之路充满了信心。这个春天,对我来说,是成长的春天,是充满希望的春天。在山中医的校园里,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温暖情谊,也体会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就像一棵在春天里努力生长的树苗,在知识的滋养和爱的关怀下,不断向上,向着未来的方向奋力伸展,期待有一天为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值春半踏春时中医学院2022级 蔡慧琳
“春分者,阴阳之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春分的两层含义:白天黑夜的平分,也指春季的平分。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节气,这个极具魅力的节气悄然而至,也为我们送来春天的声音和温度,正值“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的好日子,不走出室外,踏春漫游,又怎能对得起这满园春色呢?
没走出宿舍楼门几步,一簇簇闪着亮黄色金光的迎春花就昂首挺胸地告知你春天的来临,地上的波斯婆婆纳和蒲公英花煞是小巧可爱,吐露花瓣吸收太阳的光辉。“春分到,百花俏。”此时暖意融融,春风千里,吹开百花,二餐门口的柳树青青,秀发垂落送来春的葱翠绿意,走向教室的途中,花瓣点点化作雨,带着新生的娇嫩,悠然飘落,带给我们一场温柔的“春花雨”,食堂门口的白玉兰宛若枝头上落了数百只白色蝴蝶,在正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洁白绚烂,编织一场春梦。山中医的花朵与绿叶,精心谱写了一曲花之交响乐,在校园里奏响春之乐歌。
春风和煦,万物已荣,更应顺应节气规律,与自然万物同频共振,修养性情。《黄帝内经》有言,“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天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大地回暖,阳气上升,万物都在这个时节展现出勃勃生机,而我们更顺应阳气的生发与舒展,注重“养阳”,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这春天的气息中得到唤醒与激活。“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这是古人对春天生活方式的智慧总结。当我们身着舒适宽松的衣服,漫步在户外,无论是晨跑、散步还是简单的伸展运动,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让身心在这自然的韵律中得到放松与愉悦。踏春之时,更是调畅气机、舒达肝气的绝佳时机,让我们身心在春天的滋养中更加健康与和谐。在情志养护方面,《黄帝内经》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使志生,生而勿杀。”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我们的心情也应该保持向上积极,充满生机与活力。与朋友相聚踏春阳,分享春天的美好与喜悦,让我们的心灵在这春天的滋养中得到升华与净化。在校园里也处处可见春季养生之道:清晨操场上学生们早起晨练,体育课上练习太极剑、五禽戏、八段锦等养身功法,课后太极湖旁漫步背书,校园心理健康中心举办春季舒压、探索自我的一系列活动……
花开燕归来,春意欣欣向荣,燕子是时间的信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雏燕的欢歌里,永远是春天的新绿。春天总是给人带来无限的活力,绵延的生机,山中医每一位学子也都在奔向春天的路上,教学楼、图书馆、操场、宿舍,每一处场景都有如“春苗”一般的学子们默默生长努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在春天播种知识的种子,作为未来的基石和踏板。我翻看手中《黄帝内经》的泛黄书页,树叶与窗外新绿相映,构成一幅春景图刻在我心里。
正值春半踏春时,一切都欣欣向荣,让我们出门散步于大自然之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和韵律,正值春半踏春时,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让我们蓄积学习的能量,陶冶沉淀心性,充实丰富自己,做好“一年之计”,迎接生命里的春天。
等枝桠,成繁花康复医学院2022级 刘宏芮
四季轮转,岁月如歌,每一段时光都有其独特的模样。这是我来山中医的第三个年头,山中医的春天总是来得那么猝不及防却让人回味悠长。
当冬日枝桠中点缀的孤寂,在春雪氤氲开光影,打破了山中医断续的缄默,铺陈作末冬的平仄,缀以春痕的绿意,我与春风撞了个满怀。枯木逢春,我在山中医等一个属于自己的繁花绽放。
还记得来山中医的第一个春,那时的我只觉校园草木之多,风景之美,却误将连翘认作迎春。初入大学校园只觉陌生、迷茫。不熟悉的环境,繁重的课业让我彷徨,但却也要像连翘般绽放。无论是被认作迎春或是被准确辨认,它总是悄然绽放在初春。山中医的空气中总裹着药香,当连翘的嫩芽顶破赭色枝桠时,整座校园都在氤氲的雾气里舒展经络。再回头看时,无论生活有多少的压力,总要向前努力,尽情绽放属于自己的色彩。
春天是常看常新的,春光葳蕤,挟裹着春风的絮语,穿越孤零的枝桠,将冬日的沉寂碾碎,在光的指尖轻颤,舒展成柔软的韵脚,低吟着生命的初醒。以春为序,静待满树盛开。昨日还是光秃秃的枝桠,今晨竟冒出了新芽。春天啊,总是这样不动声色地给予我们希望。
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满校玉兰花开,看到纯白色、淡粉色、嫩黄色的花朵在枝桠上争先恐后的盛开的那一刻才对春天有了实感。生命的年轮里,藏着所有沉默时光的密码。那些在黑暗中延伸的根系,那些在寒冬里积蓄的养分,终将在某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化作满树繁花,照亮整个苍穹。枝桠在等,等一场属于自己的惊蛰。后来才明白,所有的等待都是岁月在沉淀力量,所有的绽放都是时光在酝酿绝响。
暮春的雨丝总带着三分药香,将地面洗得清亮。我常立在连廊下看雨,看那些惊起几瓣玉兰,落在嫩绿的草地上,膝上的书籍也泛着墨香。忽然想起《本草纲目》里说“春采茵陈夏采蒿”,原来每一味药材都在等待属于自己的节气破土,就像每一个奋斗的学子,终会迎来自己的花开一岸。
当道路两旁的樱花落英如雪时,我总爱踩着黄昏的碎影散步。那些粉白色的叹息飘进仲景像的衣褶,落在刻着“大医精诚”的碑文上。晚课下课铃声响过,路上熙熙攘攘起来,三五成群,讨论着课上的知识点,思考着晚餐该吃些怎么。伴随着飘落的花瓣,迈着轻快步伐,不禁感慨,多么朝气蓬勃的春天啊!
春分那日解剖课结束,我在标本室窗外发现一株野山杏。它的根系蜿蜒着扎进水泥裂缝,枝头却擎着十七朵完整的花。忽然想起去年此时,自己还在为背不出经络歌诀急得掉泪。原来草木与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解读生命的偈语———那些被春雨浸润的,终将以某种形态重返光明,或作花瓣,或成仁心。
清明后的药圃最是热闹。薄荷的新叶还沾着晨露,丹参的紫穗已悄悄攀上竹篱。曾有幸进入参观,看到满园青绿忽然懂得《伤寒论》里说的“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当芍药的骨朵在晨雾中舒展时,我望见实验楼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是无数个等待破茧的春天,正在显微镜下悄然生长。
枝桠在等,等一场属于自己的惊蛰;我也在等,等待自己的成熟绽放。三年时光匆匆,我从一开始的迷茫无措但如今的游刃有余。这般盛放从来不是刹那的灵光,而是根须在黑暗里丈量过的永恒,是北风抽打三万次后淬炼的勋章。所以不必追问绽放的期限,所有值得等待的繁花,都懂得在年轮里默默编织自己的经纬。
那抹春日柔情,等你我来邂逅健康学院2022级 段升燕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杜甫笔下春雨的美好;“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王维笔下春夜的静谧;“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苏轼笔下春天的气息……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春天,好似一场盛大的梦境,让万物从沉睡中苏醒,风也变得格外温柔,轻吻着世间万物。如果说,春天是生机的代名词,那校园里的春天就是最好的见证。
阳春三月,正是出游的好时光,处处有着春的足迹。抬头看,教学楼前的杏花,在春光里肆意绽放,粉白的花瓣随风轻舞,飘落在你我的肩头。往前走,你会发现,在校园的一隅,几株玉兰树静静伫立,当春风轻柔拂过,一场独属于玉兰的演出的帷幕即将拉开。每一朵玉兰花像是被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洁白无瑕,温润如玉。花瓣修长而饱满,微微泛着莹润的光泽,凑近细看,玉兰花的花瓣底部微微透着淡淡的粉色,像是少女脸颊上晕染的一抹红晕,为这份纯净洁白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娇羞。阵阵春风徐来,玉兰花在枝头翩翩起舞,像极了故事里的花仙子。驻足间,一抹明亮的色彩映入眼帘。当世界还残留着冬日的清冷,迎春花却早已踏上春日的列班。细长的枝条上,密密麻麻地缀满小黄花,宛如繁星坠落人间。它没有玫瑰的娇艳,没有牡丹的富贵,却在春天的角落,以一抹金黄,温暖人心,宣告着希望的到来。
如果说,春日里的花朵是春天派来的信使,那春日里的细雨便是这封信的书写者,它带着清新的气息,用细密的笔触,在大地上写下关于新生的诗篇。春雨,不像夏日的暴雨那般猛烈,也不像冬日的冷雨那般刺骨,而是如牛毛、如细丝,淅淅沥沥地飘落。雨中的世界,仿佛被一层轻纱笼罩,朦朦胧胧,如梦如幻。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那是大自然最本真的味道。春雨的滋润,带来万物的苏醒,带来生机的世界。
春日里的风是和煦的,不似隆冬寒风般怒吼咆哮。春风如母亲抚摸婴儿的脸庞般温柔,携着新泥与花草的清香,在天地间悠然踱步,路过之处,绿意萌生。走近中心湖,你会发现,阵阵春风轻吻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在明媚的阳光下波光粼粼,如碎钻落入星河般闪耀。我想,那应该是春姑娘与湖水私语时留下的温柔痕迹。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春和景明的日子里,校园里也是洋溢着青春和生机。在春日的校园里,学生们就像春天里破土而出的新芽,散发着蓬勃朝气。教室里,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思维的碰撞在知识的海洋中擦出绚丽的火花。操场上,学生们奔跑跳跃,雀跃欢呼,呼吸着春日清新的空气,步伐轻快而有力。在美丽的春天里,学生们在知识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在友谊的陪伴中收获快乐,而他们的青春也在这个季节绽放出绚烂色彩。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春光如画,一笔一画皆是温柔,一分一秒都值得珍藏。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让我们珍惜春光,不负韶华。春天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每一缕风、每一片叶、每一朵花都藏着无尽的温柔与力量。彼时的我们,带着对春的向往,迈向新的征程,期待在春光里邂逅更多美好!山中医的“春”:在草木萌发处看见文明的新生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 崔旭阳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春天来得悄然,却又声势浩大。当中兴湖畔的连翘还未褪去金黄,百草园的石阶旁已悄然爬满忍冬藤的新芽。晨雾未散的清晨,总有人影在药田的阡陌间穿行,手指轻抚过叶片的纹路,仿佛在触摸一本摊开的千年古籍。这里的每一株草木都藏着故事,每一缕春风都裹挟着药香,春天的脚步踏过校园时,仿佛翻开了一部活着的《本草纲目》,将古老的中医智慧揉碎在细碎的阳光里。
百草园的清晨总带着露水的凉意。药田间的泥土被露珠浸润得松软,忍冬藤蜷曲的嫩梢正试探着春的温度。有人俯身观察叶片背面细密的绒毛,指尖悬停在半空,像是怕惊扰了某种沉睡千年的秘密。不远处,几名学生蹲在紫苏丛旁,低声讨论着《新修本草》中关于采收时辰的记载,晨光穿过藤架落在泛黄的笔记本上,将工笔绘制的植物图谱镀上一层金边。这样的场景让人恍然觉得,典籍里的中草药知识,在声声探讨中,从纸上悄然来到身旁,在年轻人专注的目光里,在指尖与叶片的触碰中,在露水蒸发前最后一瞬的凝望中。
实验楼的玻璃窗内,显微镜的冷光与窗外的春色形成微妙的对峙。一组学生正通过数字成像技术观察丹参根部的显微结构,屏幕上蜿蜒的导管如同大地的血脉,而窗外摇曳的二月兰正将淡紫色的影子投在仪器表面。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像极了中医药发展的隐喻:古老的智慧需要科技的镜片才能看清更精微的真相,而冰冷的仪器也会被春天的生机染上温度。走廊尽头的标本室里,干燥的草药标本在春风路过的瞬间轻轻颤动,标本瓶中的当归与窗外的鲜嫩薄荷隔着玻璃对望,仿佛穿越时空的对话。
图书馆后的杏林总在三月迎来最盛大的绽放。粉白的花瓣落在石凳上,覆盖了刻着《大医精诚》选段的青石板。晨读的学生常在这里驻足,读书声与落花一同飘散在风里。某个午后,有人发现石缝中钻出一株蒲公英,嫩黄的花盘恰好嵌在“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的“志”字旁,像是自然执笔添上的注解。这样的巧合让经过的人会心一笑———或许草木才是最懂医道的学生,它们比人类更早参透了天地运行的法则。
春夜的风掠过中兴湖时,总带着湿润的草木气息。有人独坐在湖心亭中翻阅《黄帝内经》,书页间夹着下午刚摘的薄荷叶。远处实验楼的灯光倒映在湖面,与星月碎成一片粼粼的波光。忽然响起的笛声惊起几只夜鹭,旋律里依稀能辨出《杏林春满》的调子,笛音掠过水面时,惊动了某条失眠的鲤鱼,荡开的涟漪将古籍中的“春三月,此谓发陈”一行字漾成了流动的曲线。
这里的春天从来不只是季节的轮回。当板蓝根开出第一簇蓝紫色小花,当药碾槽中传来新艾的碎裂声,当晨练的老者打着八段锦迎接第一缕朝阳,山中医的春意便有了更深的意味———那是文明在泥土中拔节的声音,是千年医道化作春风,又一次吹绿了年轻的眼睛。图书馆的琉璃瓦上,去年秋天的银杏果早已发芽成苗,它们在春风中轻轻摇晃,像无数双举起的手,承接住穿越时空的生命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