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新疆农业大学 - 《新疆农业大学报》

陈全家委员:让“中国碗”装更多“新疆粮”

2025-02-28     浏览(24)     (0)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新疆光、热、水、地等资源得天独厚,打造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基础好、优势多,在科技赋能、产业转化等方面还有巨大潜能可以深挖。

1月18日上午,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式的大会发言环节,自治区政协委员、民革新疆区委会副主委陈全家作《让"中国碗"装更多"新疆粮"》主题发言,他建议,优化奖励补贴体系,激发种粮热情;细化作物种植规划,培育优势产区。建"良田",施"良法",配"良机",用"良种",创"良制",持续发力夯实增产基础,深入挖掘优质特色,提升产业效益,确保粮食生产基础稳固、增产有力、丰产有望,把好粮食做成好产品,卖出好价钱,让更多产业收益惠及农牧民。

找准"靶心"创制绿色新型农药。靶向药物常听说,你听过靶向农药吗?在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就有委员将这种新型绿色农药创制带入到相关议题中。

目前,新疆尚没有新型生物源农药和绿色靶向农药的注册登记,新型农药开发仍是空白。为此,自治区政协委员陈全家提交了《关于加快绿色靶向农药创制的提案》。

陈全家表示,当前新疆农药创新面临着研发成本高、政策制约和市场需求不确定等挑战,为此相关部门应面向主要特色农作物建立起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需求体系,形成明确的攻关方向。特别是面向棉花、粮油和绿色有机果蔬等新疆传统优势作物方面,应加快推动绿色靶向农药的创新应用,建立适用于我区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多要素协同增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及专业化服务模式。

"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用深入融合,是发展绿色靶向农药的关键一步。"陈全家建议,新疆应组建立足本地的交叉融合团队,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合相关企业、高校、院所等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依托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科院、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塔里木大学等院所机构,组建跨学科、跨院所的合成生物学科研队伍,开展研发合作和技术共建。

陈全家还提出,应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支撑等培育、鼓励龙头企业发挥"链主"的头雁效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围绕不同作物类型、不同应用场景开展剂型和推广模式创新。

"绿色农药创制对于新疆农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陈全家说,靶向农药创制是新型绿色农药研发探索的新方向,推动靶向农药的开发有助于保障新疆农林业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