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阳师范学院 - 《南阳师院报》

玉兰解心章

作者:◎文学院何雨卓    
2025-03-01     浏览(66)     (69)

文章描述了作者面对过去的遗憾和挫折,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和反思,最终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找回自信和动力,迎接未来的挑战。文章中提到,生命就像一本书,要学会接受过去,期待未来,相信心中的玉兰会开得繁盛。


一笔夏色哗然,为生命写进三分缺憾,七分圆满,故我不再回头看。

——题记

过往的书箱,存封了数不清的信条,洇干的字迹像青春里结痂的伤口,关注时总泛着难耐的痒,我时常望着这字迹出神,仿佛看见自己的过往,在记忆深处一点点沉淀。我曾在某个夜晚划去整页的颓唐,也在无光的清晨否定自己的梦想,却不知油墨早将生命中经历过的所有瞬间镌刻在下一页的黎明。

午间整理旧物时,高中遗留的字条从书本间滑下,散落在膝头,我拾起一张,那是李曙光的“白玉缀枝头,无绿也无愁”。文字交织成记忆的纽带,如同连接时空的桥梁,不由分说地将我拉回记忆深处,那年春,那年夏,以及那年的玉兰花开……

“应是一叶携春来,却独枝头玉兰开。”每年初春,干枯的玉兰枝上花朵渐渐开放,持续半个多月,便逐渐凋谢,枝叶开始肆意生长。初春第一茬的玉兰花总是开得最好的,只此一眼便是春,恰如那句“玉兰花开,一树尽是江南春”。七至九月,酷暑蝉鸣之时,有的玉兰会再盛开一次,只是这一茬的玉兰花往往会被硕大的叶片遮挡,花儿只稍显逊色。以前,我只钟情于初春的那一茬白玉兰……

23年的初春,书房前的玉兰树熬过春寒料峭,长出朵朵白花,开始拥抱不远处的春天。我熬过寒假的勤学苦练,在初春返校之时,本以为我也会同这玉兰一样,去拥抱我的春天,可是仅一场开学考便将我打入谷底。看着成绩单,无数个声音萦绕在我耳边。“为什么?怎么会……”我开始怀疑自己,脑海里有几个字始终挥之不去——“如果我当时……”如果我没有选择文科,如果我没有来到这个高中……我不敢去回忆过往的幸福,像一只藏匿在黑暗中的野兽,反复舔舐过往的伤疤……

千年前,哲人行吟泽畔,高歌“悟已往之不谏”,可面对过往的遗憾,人们总喜欢说“如果我当时……”老天似乎像是听到了我的心声,在这春光明媚的春天,却突如其来下了一场大雪,压弯了玉兰枝,打落了玉兰花瓣,仅此一晚,只盛开几天的玉兰花终究是败了……

一个月后,我惊奇地发现那棵已被风雪敲打的残败不堪的玉兰树竟又长出了枝芽。于是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不再执着于去寻找过往的那个答案,夜间玉兰摇曳之时,透过婆娑树影,看那书房的一盏孤灯与一枚剪影相伴。不论是三月夺目绽放的玉兰与曾经辉煌的我,还是被雪压垮的玉兰与跌入谷底的我,在这一刻,我们已然接受过往的种种……

七月蝉鸣,叫醒了房前的玉兰,窗外的玉兰花如几只白蝶停在枝头,我曾说我不喜这七月的玉兰,只因它总会被硕大的叶片遮挡,可这次玉兰花却开得更加猛烈,它的光芒未被遮掩。玉兰树沉淀的过往雨雪,终化作滋养今日繁花的养分,它又一次轰轰烈烈地绽放了,我也回到了曾经那个潇潇洒洒的学习状态。“风动暗香浓,始知玉兰开”,我执笔记录下此刻的繁花锦锦,也锁住了历经千难之后再见成功的喜悦,一字一句之间,是终过荆棘,遇见花丛的喜悦。我曾因往昔再不复来之景而深觉惶恐,也曾于此变迁之中难寻从容,而今夏色深深,蝉鸣阵阵,我满心赤忱,走向下一阶段的人生。

舒婷曾说:“一切的现在都在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时间本身如同无法完全截断的河流,每一个时刻都紧密相接。昨日种种,皆成今我,现在的风会吹向已知的过去,也会吹向未知的未来。生命就像一本书,有时候,风吹哪页读哪页,才是对当下最好的注解。

四季会周而复始,不必总是沉溺于过往,而是要学会期待。就像夏季的玉兰枝上拓印着春雪的痕迹,过往的所有与未来终会碰撞,生命的落款应当是亭亭如盖,四季常春的终笔。以一颗强大的本心对待过往与未来,相信你心中的玉兰也会开得绝对、开得繁盛。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今年春季第一茬的玉兰又开了,你,愿意同我一起等下一次花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