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翔安校区青年教师交流协作,推动学科交叉,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3月18日下午,由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教务处现教中心联合党支部和信息学院“青年先锋”教工党支部联合共建,信息学院承办的2025年翔安校区“香山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在信息学院正式启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方颖出席并讲话。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计国君宣布工作坊正式启动,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邬大光教授应邀作首场师德师风建设报告会。
方颖表示,厦门大学始终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翔安校区香山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启动,为广大青年教师特别是翔安校区的青年教师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希望信息学院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强工作保障;教务处和教师发展中心进一步探索总结这一服务模式,深入了解学院需求,开展个性化精准化的落地服务;其他学院主动跟进,了解青年教师成长需求,加强校院两级协同,为青年教师搭建更多的成长舞台,共同助力青年教师又好又快成长。
计国君介绍工作坊的建设目标并宣布工作坊启动。香山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主要建设目标有四个方面:一是优化青年教师成长服务体系,针对新入职教师及不同成长阶段教师的特殊需求,实施分期定制化培训,助力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成长。二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结合学院常态化听课,开展个性化、柔性化的教学评估与诊断服务,为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个性化指导。三是促进教师深度开展教学研究。围绕课程思政、AI赋能教学创新、一流课程建设等课题,推广最新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助力教师深度开展教育研究。四是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充分挖掘国内外优质资源,通过虚拟教研室、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教师教学能力精进提升。按照工作计划,教学工作坊将根据基层学院需求,以支部联合共建形式,邀请教学指导专家通过专家讲座、教学沙龙、教学咨询、教学磨课等多样化下沉式服务形式,为青年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启动仪式结束后,邬大光作“AI时代:一个好教师的成长路径”专题辅导报告,从AI引发的教与学的主要变革谈起,结合自身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阐述了对好老师成长路径的理解。
(教师发展中心 教务处 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