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沈春光)3月15日,勘探开发研究院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研究部与塔中采油气管理区油气藏地质研究所联合举办首期“单井故事会”技术交流活动。这是勘探开发研究院和塔中采油气管理区积极响应油田关于深化人才培养的相关部署要求,通过新老联动,以单井分析为切入点,推动科研人才队伍能力提升与区块开发潜力挖掘的又一新举措,为塔中地区稳产上产注入新动能。
破解难题,激活老区资源潜力。塔中地区作为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的重点区块,历经数十年勘探开发,积累了海量钻井资料。随着科研队伍更替,新员工对老井历史数据及开发历程的掌握存在断层,制约了区块潜力再认识与创新突破。勘探开发研究院和塔中采油气管理区立足油田“强基固本、人才强企”战略,以“单井是认识油气藏的基础”为导向,联合启动“单井故事会”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通过跨部门、跨专业的技术碰撞,推动科研人员扎根单井、吃透区块,夯实创新研究根基。该计划以塔中地区500余口老井资料为依托,通过“单井分析-单元关联-区块整合”研究链条的完善,使院区的新员工在熟悉老井生产动态与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新评估低效井潜力、重新论证措施挖潜建议,不断挖潜老井资源价值,为老区效益开发提供新思路。
以井为媒,跨越专业碰撞思维。多名来自地质、物探、开发等不同专业的新员工,立足近三年完钻井资料,结合测井解释、岩芯分析及动态数据监测,从储层刻画、井位部署、开发效果等多维度展开深度剖析。通过“汇报-质疑-答辩”互动研讨,打破专业壁垒,形成缝洞单元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规律等关键技术共识。
新老传承,促进经验智慧共享。邀请勘探开发研究院相关专家与塔中采油气管理区现场技术骨干组成导师团,针对新员工分析中的薄弱环节,结合老井历史开发案例进行“点对点”指导。例如,通过对比新老井储层改造效果差异,揭示地质条件动态演化规律,助力青年科研人员建立“井-藏-区”立体认知体系。
下一步,双方将每月举办专题故事会,聚焦缝洞型油藏描述、效益建产等主题,以“案例解剖+实战演练”模式加速青年科研人员培养,推动经验共享常态化,为塔中地区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