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平平仄仄的古道,莫非是李白遗失在巴蜀的一首
长诗?每一块石头,都是匍匐在孔雀山千年修行的汉字?
我一路摇头晃脑地辨认,终究没有领悟到一篇杰作的深意,
只有同行的汪古翔先生,用竹杖读出了抑扬顿挫的声音。
一枚嵌入泥土的卵石,是来自楼兰国,还是阿房宫?
是来自天边的大山,还是万里之外的大海?它见证了
多少人上人的成败?多少朝代的兴衰?而今,尽管它更像
一个羞涩的标点,但它必将参与记载,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
夜深人静的时候,众多路上的石头,会不会纷纷站起,
像一个个饱读诗书的古人?会不会争相议论,千百年前的往事?
会不会痛惜,某年战乱,一群仓皇逃命的老人最终没能甩掉后面的追兵?
会不会指责,某朝横征暴敛,竟不放过山下一位家徒四壁的私塾先生?
会不会咒骂,风雨飘摇的大厦下,还有一伙人公然在挖墙脚柱根?
会不会称颂,无数胸怀天下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救苍生于水深火热?
会不会欣慰,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而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万物有情?……
临别,我在山顶种下一根白发,不为别的,只为多年后,重返
孔雀山,看到漫山遍野的春草,我还能认出,其中有一株,是我的
青丝。阅尽名山大川,谁能如我,用一寸白发去破译青山不老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