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是人际交往的优秀品质。谈论厚道的文章很多,毫无疑问都在为厚道叫好、点赞。但如何才能修炼出厚道品质,几乎没有人谈及。人性是相通的,古人讲,察己可以知人。处理人际关系,先察己,然后推己及人,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即为厚道。
我有什么想法,同样情况下,别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因此,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同样情况下,却让别人这样的想法无法实现。面对利益想多得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要合情合理合法。某人主持制定分配方案,自己分配所得高出别人一大截。方案一公布,群众舆论哗然,最后胎死腹中。蛋糕就那么大,自己想多分一些,别人就得少分。为了使大家利益诉求不冲突,主持制定方案的人应该一碗水端平,而不是优己厚友,这样才厚道。生存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人都有生存权。但尼克松在《领导者》中写道:“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不是中东的传统思想。在那里,人们感情激烈,缺乏理智,也不够克制。他们严于责人,复仇心切。在那里传统习惯更为古老,有些人还死抱住不放。”搞你死我活,是最严重的不厚道。
我不想干什么,同样情况下,别人也会不想干,因此,不能自己不想干,同样情况下,却要别人干。也就是孔老夫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额尔古纳河右岸》写的鄂温克族人,以游猎经济为主,乌力楞是他们自给自足的基本经济单位。书中有这样的情节,尼都萨满从其他乌力楞带回两只驯鹿,传染了瘟疫,“我们”乌力楞损失巨大。“在瘟疫发生的那段时光,我们没有搬迁。狩猎活动也终止了。之所以不搬迁,是不愿意让瘟疫蔓延,殃及其他乌力楞的驯鹿。”鄂温克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生厚道。
我不想让别人干什么,同样情况下,别人也会不想让我干,因此,不能不想让别人干,同样情况下,自己却要干。比如批评,指出别人的缺点,要求改正,但是如果自己身也有同样的缺点,甚至更甚,被批评的人会说“自己一身毛,还说别人是妖怪”。生意场上谁都不想被人欺,如果想让人不欺我,却做不到我不欺人,自己最后也不会有好结果,最好是我不欺人,人不欺我。鲁迅先生的散文诗《立论》写到,“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这种场合没有人愿意听扫兴话。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原因是不通人情,不厚道。
我想让别人怎么样,同样情况下,别人也会想让我这样,因此,不能让别人怎么样,同样情况下,自己却不这样。人都有走窄的时候,困难时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别人有困难,自己却不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的人不厚道。想要人敬我,我却不敬人,肯定不行。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尊重必须用尊重赢取。现在胖东来超市很火,有人说,“胖东来将商业之美与人性可贵完美结合,并彰显出来,给外界带来的观感,首先便是公司管理艺术。比如,公司给员工设委屈奖,怕员工太累实行的周二闭店制,提供高薪、丰富的福利等;给顾客提供周到的服务、有温度的购物体验、积极解答问题和投诉,让顾客感受到被关怀与尊重。”胖东来超市之所以能够创造中国市场消费奇迹,重要原因是管理厚道。
察己知人,推己及人,即同理心。同理心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是修炼厚道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