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南铁道建筑报》

让绿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

作者:□  刘胡    
2025-03-15     浏览(92)     (0)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提出城市存量建筑绿色低碳改造建议,国有传统建筑企业应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加强精细管理、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以实现绿色智造。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针对城市存量建筑绿色低碳改造中面临的难题提出的“铁建建议”,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国资报告、中国环境报等主流媒体高度关注。

工程建设逐“绿”向“新”,“四节一环保”理念、装配式、BIM技术协同的传统工艺数字化改良等技术领域不断突破,从“被动减排”到“主动创绿”,从“传统建造”到“绿色智造”……“新能源、清洁、标准化、智慧、绿色”等生态细节俨然成为重大工程建设的“标配”。在绿色智造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更加凸显。如何从“钢筋森林”突围,告别传统业态,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成为国有传统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课题。

精细管理是绿色智造的先决条件。要不断提升项目建设过程中绿色环保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覆盖设计、采购、施工、运维的标准化管控体系,通过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原材料应用、施工流程、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提高绿色环保施工实施标准,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责任体系,强化任务分解,落实绿色环保精细化施工管理责任制,完善环保施工常态化巡视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机制,以精细化管理将绿色理念内化为企业基因。

科技创新是绿色智造的重要切口。戴和根委员关于探索绿色低碳实践,加快竹基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的议案中,清楚地展示了“一根竹子撬动‘双碳’达标”,从而可见,现代复合材料在绿色建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施工企业,要紧密结合施工现场,不断强化与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加大对设计低碳化、材料绿色化、工艺清洁化、能源可再生化等技术工艺以及产品设备的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用合作,让科技“金点子”结出绿色“好果子”。

数字赋能是绿色智造的必由之路。要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积极打造绿色数智平台,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在绿色文明施工中的运用,以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实现减排目标精准量化。要积极引导项目推进既有设备节能降碳改造,逐步淘汰“老旧小散”设施,充分利用BIM三维可视化平台提高减碳能力,探索建立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和气象灾害高效监测、主动预警、科学分析、智能决策系统,推动项目管理人员“上云、用数、赋智”,有效破解项目建设“降碳治污”疑难,推动施工管理从“高耗能粗放型”向“低碳集约型”迈进,以数智技术改造提升绿色文明施工水平。

让绿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不是技术、管理的单点突破,而是将“双碳”目标嵌入企业发展战略,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届时,竹基复合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工地,数字孪生从概念成为标配,“钢筋森林”终将蜕变成“绿色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