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视察并对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为糖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广西农垦集团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广西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糖集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以努力实现党建引领、农务根基、生产经营、辅业发展、管理质效“五个一流”为抓手,统筹推进广糖集团高质量发展,助力广西农垦集团高质量建设全国一流食品企业迈上新台阶。
一、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引领一流
广糖集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党对企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好党建“三个度”。实施有深度的党建,发挥党建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行有温度的党建,真诚服务党员,注重细节,让基层干部专注工作;强化有力度的党建,党建工作嵌入生产经营,攻坚生产经营堵点和难点。二是抓好意识形态“三个引领”。坚持思想引领,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完善制度,推动理论武装工作;坚持舆论引领,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加强媒体平台管理,抵制错误言论;坚持文化引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三是抓好纪检监察“三个强化”。强化政治监督,推进纪检监督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用好部门联动、片区协同的模式,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监督执纪,精准问责,以问责问效倒逼责任落实;强化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持续推进“清廉广糖”建设。四是抓好“三项制度”改革。推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打破“铁饭碗”,实现人员能进能出;推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实现管理干部能上能下;推动分配激励制度改革,确保收入分配公平合理,实现收入能高能低,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围绕攻坚行动强基础,实现农务根基一流
广糖集团致力于在2025年实现甘蔗种植面积突破200万亩,甘蔗总产量达到900万吨以上,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达到广西第一,进一步夯实集团高质量发展农务根基。
一是“攻坚行动”扩面积。全面深入开展固基扩面、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发动广糖集团全员参与,扩大宜蔗地的摸排范围,以地找人和以人找地相结合,紧盯政府桉改、果改、复耕、复垦等土地整治的动向,2025年确保完成34万亩扩面任务,蔗区面积超过200万亩,力争达到210万亩。二是“六项技术”提单产。把良种种植、早种早管、深耕深松、地膜覆盖、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六项技术作为提产增效的核心技术在蔗区大力推广,建立示范引领基地,在扶持政策上给予倾斜并进行差异化补贴,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蔗农科学种蔗。
三是“强芯工程”筑基石。持续深化自营基地、良种繁育基地与种茎加工厂“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实现相互支撑的协同发展格局,以育繁推体系为抓手,借助政府良种种植补贴,配套公司强有力扶持政策,不断优化蔗区甘蔗品种结构。
四是“半年闲”项目添动力。根据农务原料蔗固基扩面、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再动员再部署会议要求,停榨期间“半年闲”的主要项目是全员深度攻坚农务固基扩面,为农务攻坚行动取得更大的成效注入强劲动力。
三、强化系统集成提效能,实现生产经营一流
广糖集团将秉承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原则,致力于提升生产与经营工作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践行节能降耗,确保产品质量,增强市场响应速度,力争在制糖领域跻身第一梯队,成为行业标杆。
一是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发展。联合创新开发“国产化”生产控制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壁垒。尝试采用AI技术提升入榨甘蔗质量控制水平,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生产工艺流程。研究开发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是以“四化改造”提高生产水平。一方面,实施生产装备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四化改造”,在原有改造成果的基础上,推动生产设备“四化改造”向纵深发展,形成串珠成链、连点成片的格局,对全生产过程的先进大型装备进行升级应用,使广糖集团生产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水平整体达到50%以上,实现企业生产运行、质量管理、物流运输以及成本控制等各个环节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开展现场管理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四化改造”,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传统糖厂由“净”向“美”的蜕变,将广糖集团现场管理标准打造成为现代制糖工厂的标杆。
三是以产品质量塑造广糖品牌。推广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提升质量管理成熟度。推行6S生产现场管理,建立严格质量检测体系,实施多环节质量控制。完善产品配套系统,包括白砂糖黄黑点识别、在线色值检测系统及近红外分析仪等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管控。在确保白砂糖一级A率全部达到100%的基础上,整合原有3个白砂糖品牌为1个白砂糖精品品牌。
四是以事前预防确保安全环保。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持续加强特殊作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建设工程、交通运输、消防等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确保企业安全环保风险监测预警实现全面覆盖。
五是以创新举措提升营销质效。积极谋划推动销售智慧化工作,形成市场行情信息化数据库,充分利用大数据,提高市场行情分析研判准确度。期现市场高效联动,开展套期保值、基差交易,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促进企业稳健经营。创新贸易模式,以提升贸易业务利润为重心,在贸易业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法依规拓展食糖现货贸易。规划新零售布局,开拓小包装产品市场,力争在新零售赛道取得突破,培育新增长曲线。实施仓库前移战略,有效降低仓储运输成本,选择具备强大实力的仓库合作伙伴,严格控制前移产品货物风险。
四、突出强链补链增效益,实现辅业发展一流
广糖集团聚焦深化产业协同,持续强链补链,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构建起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确保辅业板块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纸业方面,进一步抓好生产全过程管理,稳产量提质量降成本;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实现产品研发与市场营销的有效结合;引入有实力的合作者,共同开发新的业务领域,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自动化、智能化建设,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提升纸业产品的附加值。
酒业方面,通过生产经营、企业管理、营销工作三大方面的改进与创新,实现快速发展和品牌建设,生产经营方面抓好技术改造、新品量产上市、产品创新;企业管理方面抓好资产和人员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成本控制;营销工作坚持“高端树品牌、中端创利润、低端打基础”的营销策略,抓好产品策略优化、品牌推广、市场开发,重点开拓农村市场,进一步打开发展局面。
肥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户满意为宗旨,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集团外部销售、定制化服务等新型销售模式,结合农务攻坚行动拓宽销售渠道,利用2年时间,完成年销售肥料10万吨,占广糖集团蔗区市场订单份额50%以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地产方面,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确保2025年底前18#和21#楼基本完工,同时完成19#和20#楼的调规、施工招标及地下室工程,力争达到初步交付条件,确保2025年完成销售额1500万元的目标;推进商铺出租,维护客户关系,加强招商,提升出租率,确保租金回收;严格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按规划预算开支,实现降本增效。
五、聚焦重点领域抓提升,实现管理质效一流
广糖集团将重点提升风险管控、项目建设、财务管理的工作质效,在多个维度上保持行业领先,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是提升内控风险合规管理质效。持续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工作,重点监督所属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根据内控建设监督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推动所属企业改进缺陷,提升内控治理成效。强化关键领域内控监督约束,突出物资采购,招投标、工程项目管理、贸易业务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排查,增强依法合规意识。强化合规审查力度,有效防控各项经营活动风险、推动合规管理要求嵌入经营管理各领域全过程。
二是提升项目投资管理质效。坚持“项目为王”、“三个一批”(落地一批、见效一批、储备一批)原则,科学系统谋划项目,加快产业提档升级。谋划制糖主业新布局,抓好制糖产业焕新、产业强链补链、首发经济启航等“三大行动”,因地制宜,“一企一策”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主责主业,积极稳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抓好项目全过程管理,按照“紧前”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协调项目各相关方,加快项目立项审批、预算审核、项目采购、项目实施。开展年度项目采购检查,进一步落实阳光采购工作,筑牢廉洁底线。积极申报奖补资金,按照“落地存量,培育增量”原则,积极向国家发改委、数据局,自治区发改委、工信厅、国资委及南宁市发改局等有关部门申请新的奖补资金。
三是提升财务管理质效。推动财务变革,实施理念变革、组织变革、机制变革、手段变革,统筹好财务改革和企业发展;提升预算、核算、决算“三算”管理,科学合理编制全面预算,跟踪执行分析,抓好过程管控,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强化成本管控,以对标管理为抓手,持续开展好成本运动,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加强融资管理,合理控制融资规模,有效降低财务费用;加强“两金”管理,持续开展好逾期应收款项压降工作,提高资金效率;增强财务质效,“一利五率”保持“一增一稳四提升”,即利润总额稳定增长,资产负债率保持总体稳定,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现率同比提升。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广糖集团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五个一流”凝心聚力打造全国一流制糖企业,推动广西糖业发展迈向新的高峰,为助力保障国家食糖安全、牢牢端稳中国的“糖罐子”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作者系广西糖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来源:《中国农垦》202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