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包钢日报 - 包钢日报

矿山上的“五好家庭”:

十六载的爱与奋斗

作者:□公司工会宣    
2025-03-26    

开栏的话:

家,是心灵的港湾,承载着爱与温暖;家风,是无言的教诲,传递着道德与力量。

爱国守法、遵德守礼,是家庭坚守的准则;敬业诚信、热心公益,展现着家庭的担当;平等和谐、孝老爱亲,洋溢着家庭的温情;家风优良、科学教子,孕育着家庭的希望;移风易俗、绿色节俭,引领着时代的风尚。“五好文明家庭”是这些美好品质的生动诠释。

2024年,包钢(集团)公司全体职工携手应对挑战,在包钢成立70周年之际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在这背后,每一个家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公司评选“五好文明家庭”,旨在树立典范,弘扬优良家风,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德立家,注重家庭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家的意义。

今日起,本报开设“传承优良家风,共筑文明家庭”专栏,带领读者走近这些“五好文明家庭”,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家风的魅力,让优良家风在更多家庭中生根发芽,凝聚起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在祖国北疆的矿山上,张红艳家庭用十六载岁月,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五好”赞歌,演绎着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巴润矿业分公司职工张红艳和丈夫袁中康都是中共党员,是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的“双高工”。他们扎根矿山,彼此间不仅是生活中的伴侣,更是事业上的知己。张红艳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骨干,带领团队突破了110千伏变电站主变交替维保技术难题;创新实施电缆震荡波试验检测,让传统电磁站升级为远程智能操作系统,保障了系统稳定运行。袁中康主导的永磁电机改造工程成效显著,年节电200万千瓦时,智能化改造覆盖90%以上采矿设备,相关成果还获评全国机电装备创新领航案例。十六年来,他们携手奋进,成果斐然,拥有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省部级创新奖项和26项企业级技术革新成果,以实际行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智慧矿山”建设中,夫妻二人堪称“创新拍档”:2024年,张红艳主创的项目荣获冶金行业管理创新一等成果,她构建的管理体系让设备综合效率(OEE)降低0.85个千分点,运用TRIZ理论解决了倒闸操作效率瓶颈问题,该成果还入选了自治区创新方法大赛优胜项目。同时,他们把创新融入家庭教育,带孩子开展“家庭科技小发明”活动,让孩子在科研趣味中快乐成长。

走进张红艳家,浓厚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客厅墙上“尊师重道、知行合一”的家训醒目亮眼,书房内孩子的阅读思维导图见证着成长。他们采取“4321”家庭教育法,即每周安排4次亲子阅读、3项传统文化体验、2次户外实践和1次家庭会议。在这样的熏陶下,大女儿学业出色,在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中荣获自治区二等奖;三岁的二女儿能背诵《三字经》全文,展现出过人的语言天赋。

作为“双职工”家庭,张红艳和袁中康很好地平衡了事业与家庭。他们十分孝敬父母,常以谈心聊天的方式缓解老人的思乡之情。老人也帮忙照顾孩子,一家人相互理解支持,家庭氛围温馨和谐。

从初入矿山的青葱学子,到如今的技术专家,从二人世界到幸福的四口之家,张红艳家庭在内蒙古高原留下了奋斗的足迹,他们的故事被收录进“北疆工匠风采录”。站在新的起点,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持续奏响“五好”乐章,激励着更多职工在新时代努力奋斗,追求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