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将至,年味渐浓,中国即将迎来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中国的春节变成世界的“非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被极具魅力的中国春节习俗所吸引。记者近日走进安徽工程大学留学生宿舍,一间间寝室大门贴上了喜庆的春联和大大的“福”字,透出浓浓的年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逢春节,千家万户都把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写在春联里,贴在门楹上。来自摩洛哥的查迪娅和玛丽姆是研二年级的留学生,她们早早地开始装扮起自己的寝室。她们用春联、红灯笼、福字、窗花等富有春节特色的装饰品,将寝室装扮得温馨喜庆,体验着中国人的春节仪式感。
“在芜湖过春节,好吃又好玩,真的很有趣。”去年春节,查迪娅在芜湖古城换上了汉服,独具异域风情的摩洛哥姑娘变成了充满古典韵味的汉服美人,她将自己拍摄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芜湖美食的视频发到网上,给家乡的亲友们带去不小的“震撼”,让他们对美丽的中国心生向往。
2024年12月底,安徽工程大学举办了第五届留学生中国传统美食文化节,来自近10个国家的留学生,在食堂面点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包饺子。“我每天都会和家乡的亲人分享在中国的新鲜事,天天都有新的惊喜,他们很想尝尝我包的饺子。”玛丽姆回忆她的春节初体验,去年大年三十的时候她去了芜湖周边乡村游览,当时村民们正在准备年夜饭,浓浓的团圆喜庆氛围让玛丽姆深深震撼,“我今年春节还想去乡村逛逛,尝尝芜湖的年夜饭”。
今年27岁的加布里埃尔是一名来自利比里亚的留学生,他曾经在端午节体验过的龙舟擂鼓,击鼓催征、挥桨激浪让他热血沸腾。他在爱上了中国文化后,更想留在中国,目前正积极申请第二学位,他告诉记者:“我以后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据安徽工程大学教授留学生中国文化的涂文婷老师介绍,学校在中国传统佳节举办各种“非遗”、民俗体验活动,让留学生们沉浸式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不仅加深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起一座温暖的桥梁。
(原载于《大江晚报》2025年1月24日T04版 顾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