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财经大学 - 《南京财经大学报》

钟山春晓

2025-03-16     浏览(21)     (0)

作者在春日登上钟山,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历史的厚重。钟山的春意不仅仅在于景色,更在于那些执着萌发的生命,唤醒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钟山的千年历史在春日焕发出新的生机。

春日的钟山,是一首流淌的诗。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我踏着湿润的青石板路,走进这座千年名山的怀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混合着新叶的清香,仿佛大自然在轻声地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两旁的樱花树正在开放。粉白的花瓣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像无数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偶尔有几片花瓣飘落,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最终轻轻地落在我的肩头。这一刻,我仿佛听见了花开的声音,那是生命在春天里最动人的私语。

北坡那株被雷劈过的古银杏树正在萌发新绿。焦黑的枝干上,蚁群正沿着琥珀色的树脂搬运春泥,断裂处萌生的蕨类如绿色的火焰。坐在树根隆起的天然座椅上,能听见树洞里传来松鼠储藏的松果滚动的声响。这种废墟重生的倔强,让早开的玉兰都成了陪衬。

在明孝陵的神道上,古老的石像静默伫立,见证着岁月的流转。斑驳的石刻上爬满了青苔,却掩不住昔日的庄严。春日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下来,在石像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为这些沉默的守护者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

在紫霞洞前驻足,石壁上几枝野山樱正斜斜探向残存的摩崖石刻。褪色的“万历丙午”题记与花瓣的投影重叠,竟生出古今交错的恍惚。风起时,淡粉色的细雪簌簌落进断碑的裂纹,像是历史伤口里开出的温柔慰藉。这样的春日意象,或许只有在此处才能得见。

登上紫金山天文台,整个南京城尽收眼底。远处的玄武湖波光粼粼,近处的梧桐大道绿意盎然。春风拂面,带来远处钟声的余韵。这一刻,我忽然明白,钟山的春天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与生命的深度对话。

暮色漫过孝陵卫城墙时,我在废弃的观星台遗址发现了几簇虎耳草。这些顶着绒毛小伞的植物正从砖缝里探出,用柔软根须分解着600年前的石灰。我蹲下身细看,砖块背面竟有匠人留下的模糊掌印———当年夯筑高台的掌心纹路,此刻正守护着新生命的绽放。

归途遇见老人在采撷野艾,竹篮里盛着半凋的梅花与初生的茵陈。“老石头缝里长出的药草最补元气。”老人说着掐断一截爬满石辟邪的青藤。我忽然懂得钟山的春意从不耽溺于浅表的绚烂,那些在时光裂痕中执着萌发的生命,才是真正贯通古今的春之韵脚。

回望钟山,暮色中的山峦轮廓渐渐模糊,但那份春天的感动却愈发清晰。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钟山,在春日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我在踏青的旅程中,重新找回了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金工2301 周诗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