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共同策划的基础研究科普系列节目《科学未来式》中,生命科学学院黄学辉教授解读水稻智能育种系统的创制过程,引导观众感受中国农业科技的强大魅力。
黄学辉教授团队编制了水稻性状的基因词典,开发出水稻育种的导航软件,为水稻遗传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和数据资源,成果相继发表于《自然—遗传学》、《细胞》和《科学》等国际学术期刊。该技术深入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对提高水稻育种效率、培育新品种意义重大黄学辉教授长期致力于水稻遗传学研究和育种改良工作,其在节目中介绍的智能化育种系统,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对提高水稻育种效率、培育新品种等方面意义重大,将推动我国水稻育种工作迈入新阶段。
《科学未来式》是一档借助增强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前沿科技成果科普化的节目,致力于围绕基础研究等科技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事迹,聚焦“四个面向”,深度挖掘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创新性强的优秀成果,转化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普内容,进一步推动科学基金资源科普化和资助效能的提升,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