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保山学院 - 《保山学院报》

禹昊辰:返乡筑梦田野的“九O后”农场主

2025-02-28     浏览(7)     (0)

禹昊辰作为“90后”返乡创业的代表,创办了保山星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中高端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并与当地农户合作。农场已完成向第三、四产业的延伸,吸引了游客参与农耕文化体验和研学活动。未来将建立更优质的生产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将农业研学项目与旅游相结合。

“个性鲜明,不轻易随波逐流;创新意识强,乐于接受新事物;独立思考,渴望探索和实现个人理想。 ” 这是网上总结“90后”的三大特点。 云南保山市昌宁县柯街镇“农场主”禹昊辰就是这“三大特点”的体现者。

禹昊辰,1994 年出生于云南保山昌宁县柯街镇,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保山星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辰农场)负责人。 2016 年从保山学院毕业后,他积极响应返乡创业的号召,义无反顾从城市回到家乡柯街镇成立星辰农场, 如今旗下拥有 “柯街星辰”“河谷秋慈”“河谷风清” 等农文旅特色品牌。 禹昊辰作为星辰农场的创始人,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开了一个好头。

扶农助农, 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星辰农场致力于中高端农产品的生产销售, 在自有生产的同时与当地农户合作。自有生产,月用工达 800 多人次,现已帮助当地 60 多名村民解决就业问题, 与当地40 户农户合作生产 150 余亩秋慈圣女果、芒果、大米、鲜食玉米等初级农产品,主动对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和现场培训 10 场次。2024 年,合作农户增收达 3 万余元。

技术支持, 打造农业科创生产体系。星辰农场依托保山学院提供强有力的教资和科研力量, 实现师生合作和技术指导。 学院在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田间管理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为项目培育和落地提供资源保障, 包括校内设施设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 截至目前, 保山学院已派出包括云南省 “三区” 科技人才刘永晓、“兴保英才培养计划”青年人才宋志姣在内的技术骨干教师 10 余名,针对农场的种子研发、种植技术、农场规划、后期管理等开展点对点培训指导 50 余次。在学院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下, 构建起集品种培育、生产培训、 产销一体的新时代农业科创生产体系。

农旅融合,打好“农场的揽客牌”。 星辰农场已经从第一产业运营, 逐步完成向第三、四产业的延伸。 农场成立采摘园,在采摘园里提供休息区、娱乐区、餐饮区,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 农场还与保山学院合作,丰富经营业态,对学生提供参观体验。同时将农耕文化元素融入农场建设中,如设置传统农具、 农作物画、 农耕文化体验区等, 增加农场文旅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目前,农场已举办农耕文化体验活动 10 余次, 联合地方校政企等相关单位举办研学活动 20 余场次。 通过吸引游客参与,提高农场知名度, 勾勒田园牧歌, 打造体验农耕文化的特色品牌。

禹昊辰说:“下一步, 我们将依托地方文化和农文旅特点,建立更优质的生产链条,完善品牌架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将农业研学项目与旅游相结合,积极开发本土文创产品, 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农耕乐趣。 ”

祁亚涛 刘永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