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报》

青春绽光芒 筑梦新征程

——我校汽车工程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纪事

作者:研究生记者  丁玉杰    
2025-03-21     浏览(42)     (0)

汽车工程学院学子寒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为家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守护孩子成长。团队在为高三学子开展母校行活动时,结合专业优势为学子们讲解相关知识,并提供报考建议,实践成果辐射社会,增强了青年人才资源。团队传递知识温暖与希望,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


在寒假期间,我校汽车工程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投身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他们走出校园,奔赴各地,用青春的热情与专业的知识,在不同的领域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

薪火相传,构筑青春桥梁

从高中到大学,从追梦者到引路人,在薪火传承中搭建起高校与高中的桥梁。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响应“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中与高校协同育人”

的战略部署,汽车工程学院各实践团队纷纷回到各自的高中母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母校行活动。

前期筹备阶段,各团队就展现出了细致入微的关怀。他们结合我校的工科特色与高中学生的实际需求,精心制作了个性化课件。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到前沿的科研成果,从严谨的学术氛围到多元的社团活动,课间全方位展示了我校的校园风貌、学科特色、师资力量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高三学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我校的窗口。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在宣讲过程中细心讲解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知识。于牧田以“新中国第一辆卡车”为切入点,结合吉大车队在国际赛事上的荣誉,生动诠释了车辆工程学科的强大实力;于凯琦则从八中南门的小吃摊入手,用生活中的案例简单讲解开一家小店背后涉及的基本经济学原理,启蒙了学子们的商业思维;何睿麟通过平板演示“大学物理实验”,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的物理奥妙,成功点燃了学子们对科研的热情。除了专业知识的讲解,团队还结合自身高考经验,为学子们提供“分数—名”对照参考,有效缓解了他们的备考焦虑。在交流环节,团队围绕“唐敖庆班、饶斌班等拔尖班的报考”“学科交叉趋势”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结合自己的高考经历与大学见闻,为学子们提供了个性化的建议。

同时,部分团队还设计了书签、笔记本、明信片等“吉大印象”系列纪念品,并印制了《吉大近年录取分数线及排名参考》,每份资料都附上了手写的祝福语。这些充满温情的小细节,不仅传递了我校的人文关怀,也让高三学子们感受到了学长学姐们的真诚与用心,进一步深化了“吉大印象”。宣讲结束后,团队的服务并没有停止。他们建立了线上答疑群,持续为学子们解答报考政策、学科特色等问题。对于那些已经明确未来专业选择的同学,团队成员还详细简述了该专业的历史沿革以及大学期间涉及的课程,方便他们提前做好学业预览。此次活动直接触达了潜在优质生源,多名学子现场表达了对我校“唐敖庆班”“饶斌班”的报考意向。这不仅是一场信息的传递,更是一场育人的接力,在高中与高校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助力振兴,护航家乡发展

从校园到市场,从课堂到实际,在质检一线中护航家乡发展。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浪潮下,汽车工程学院张翔睿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奔赴黑龙江省宁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身心投入到大米、豆油、化肥等农产品的质量检测一线工作中。依据各自的专业优势,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团队成员进行了精细且高效的分工协作,他们从样品采集的严谨规范,到精密检测的科学操作,再到数据分析与报告生成的认真负责,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以实际行动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实践期间,团队立足基层治理创新前沿,多维探索青年服务家乡的全新路径。成员们深入实地调研,深度嵌入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全流程,全方位了解行政执法与公共服务协同联动的运行模式,并凭借自身的专业素养与青春智慧,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言献策,助力其优化升级。这不仅紧密贴合了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以及青年返乡助力家乡建设的号召;还通过政校紧密联动,有力推动了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对于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而言,团队带来了青春活力与创新思维,充实了监管力量;对于高校学子来说,这为他们搭建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成长桥梁,让他们在基层历练中不断成长。

此外,团队的实践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辐射效应。他们创新性地构建融媒体传播矩阵,综合运用专题访谈、新媒体推文等多元形式,发起“青年之声”倡议,广泛凝聚青年共识;同时,携手国内顶尖高校实践团队举办人才主题交流盛会,成功搭建起政校协同育人的崭新平台,有效盘活了地方青年人才资源,激发了人才潜能。通过打造从政策研究到社会动员的完备行动链条,团队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与故乡血脉相连、同频共振的紧密关系,以开创性思维开辟出乡村振兴的全新通途,实现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共进。

投身桑梓,守护幼苗成长

自学校返桑梓,桃李转而树人,在社会基层守护幼苗成长。这个寒假,汽车工程学院的学子们还在家乡的教育领域积极贡献力量。为解决小学生寒假期间因家长工作而缺少陪伴的问题,万怀博同学组织同学们在湖北省咸宁市温泉街道设立了爱心书屋,引导孩子们学习成长,让假期成为充实而有意义的成长窗口。

活动中,团队成员们全情投入,在作业辅导环节,他们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逐题分析,针对孩子们提出的疑问,从原理到步骤耐心讲解。遇到理解困难的问题,成员们反复举例、变换思路,直至问题解决。在课外活动阶段,团队成员将安全放在首位,仔细检查场地、排除隐患后,带领孩子们来到户外,参加如接力赛跑、跳绳等趣味体育游戏,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锻炼身体,收获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返乡第一课”实践团队始终秉承“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吉大校训精神,扎根基础教育,在书屋的三尺讲台上传递知识与温暖,播撒阳光与希望。此次活动不仅帮助孩子们完成了寒假作业,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还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同时,实践团在服务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锻炼了自我,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青春与责任的碰撞,更是一场知识与实践的交融。学子们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宗旨。无论是在母校传递知识梦想,搭建高校与高中的桥梁,还是深入一线,助力乡村振兴,亦或是投身桑梓,守护家乡孩子的成长,都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汽车工程学院的青年学子将继续投身社会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