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图书馆趣事

2025-03-21     浏览(101)     (0)

大一新生王灿在图书馆当志愿者,描述了自己在图书馆的奇妙经历,包括遇见各种人、读到许多书并与其他人交流心得。王灿与图书馆的两位老师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其中包括与一名长得很像汪文斌的文质彬彬的牛老师以及一位充满活力的马老师。这段经历给王灿带来了丰富的心灵成长和无穷的快乐。

大一上学期,我就像一只执着于搬运食物的蚂蚁,不知疲倦地往返于宿舍与图书馆之间。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周末,图书馆里人不算多。我在文学书库前徘徊了许久,心里纠结万分,最后,我红着脸,鼓起勇气对图书管理员学姐说:“学姐,我也想当图书管理员……”

我很感谢当初那个勇敢的自己,让我如愿以偿成为了图书馆的一名学生志愿者。可图书馆的工作并不像我想象中那般轻松。每周要值班四次,每次去都得先打开电闸和电脑。每周四还有一次大扫除,我要把那些被借出又归还的书籍,一本本仔细放回它们原本的位置。

每次来值班,我内心都满溢着幸福。那种感觉,就像一只在绚烂花海里自由畅游的蝴蝶,又似一个置身甜蜜糖果屋的小孩,更如闯入神秘宝库的精灵,满心欢喜。

我值班的借阅室里有两位老师,我和他们接触不算多,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只听学姐称呼他们牛老师和马老师。我不知道他们对我的印象怎么样,但我心里清楚,这两位老师性格截然不同。

牛老师话不多,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脸上没多少岁月的痕迹,可头发却已经花白了。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仔细一想才惊觉,他和我国外交官汪文斌先生长得可真像。有一次,他带着一个小女孩过来,我怎么也没想到牛老师会有这么小的女儿,大概一二年级的样子,梳着两个可爱的马尾辫,脸蛋白白净净的。她特别乖巧,不吵也不闹,自己找了本书,安安静静地看了一个小时,时不时还会发出咯咯的笑声。看累了,她就用两只小手一点一点地剥橘子吃,还把剥好的橘子分给我这个初次见面的姐姐,奶声奶气地说:“爸爸三瓣,姐姐三瓣,我三瓣就分完啦。”那声音甜甜的,瞬间就把我的心都融化了。

马老师则完全相反,他特别健谈,为人豪爽又真诚。周日早上八点我值班的时候,马老师和我聊了好多。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聊到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从鲁迅的犀利笔触,聊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邃思想;从他家的有趣小事,聊到复杂的国际局势;又从读书的感悟,聊到人生的智慧,真可谓是“从百草园聊到三味书屋”。虽然感觉像上了一节早八课,但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他的话语里,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智慧,受益匪浅。

又是一个普通的午后,我像往常一样在书库里给自己“制造惊喜”。突然,我瞥见书架的角落里,静静地放着一本王小波的《我的精神世界》。我眼睛一亮,迅速把它抽出来浏览。这才发现,这本看起来有些破旧的小书上,被人做了许多批注。我轻轻摩挲着那些风格各异的字迹,内心满是感动,这些文字就好像懂我的心思一样,很多读后感竟然和我出奇地一致。

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体会到了一种跨越时光的感同身受,更像是在和那些留下批注的人进行一场忽略时间的交流。我开始猜测,那些娟秀的字迹是不是出自女生之手,而那些潦草又锋利的笔触是不是男生留下的。我甚至幻想着他们书写批注时的场景,特别想穿越到过去,去寻找这些素未谋面却和我心有灵犀的“笔友”。

在图书馆的这段时光,是一段奇妙的经历,而这份奇妙,还在继续书写着……(王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