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北石油报社 - 华北石油报

锚定一流打造供电铁军

——电力分公司以改革“三重突破”助力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03-19     浏览(87)     (0)

(上接第一版)优化顶层设计,激发内在潜能。优化顶层设计,是激发组织内在潜能、推动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体系,则是确保组织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在顶层设计方面,电力分公司持续优化组织机构,提升组织体系的运营水平。过去五年,优化调整组织机构25个,极大提升组织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业绩考核方面,科学调整业绩考核方案,优化指标体系,建立专项奖励办法,确保业绩考核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同时,结合单位性质、效益水平和地域条件,实行差异化考核,细化内部单位系数,调整关键指标,绩效考核的导向性和靶向性更加精准。

依托电能管控,增强运行质效。依托先进的电能管控系统,采取多项举措,全力推动电网运行提质增效。多专业协同攻关,历时三年攻坚,圆满完成62项整改升级任务,成功实现220千伏系统合环运行,打通油田电网与国家电网间的“信息壁垒”,实现260台套设备和1256个表计数据的互联互通,电网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搭建油田公司“电能管控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统计、分析各电压等级变电站、所、低压台区的4000余个计量点的网损率,提供用电量预警和母线电量不平衡率计算等功能,为优化电网运行、降低运行能耗提供了坚实支撑,促使综合网损率始终保持在2.25%以内,为电网高效、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实施精益管理,提高价值创造。价值创造是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环境复杂多变,只有精准把握强化计划管理与深化价值创造的协同关系,发挥“1+1>2”的效果,才能推动效益稳步增长、竞争力持续提升。分公司大力实施精细管理策略,严格预算成本全过程管控,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和财务预算分类管理指标,实现指标的合理调配。将单项预算支出细化至生产单元,对成本支出进行刚性约束。从运营成本管控、节能降耗降本、精细化管理降费等多个方面制定管理措施,实现供电运行成本每年下降10%。持续开展行业对标,优化运行模式,严格执行提质增效措施,深入挖掘各环节潜力,为经营效益稳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转型为要:战略引领开启发展新篇章

电力分公司持续推进绿色转型,深入研究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融合的战略规划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风光等新能源产业,争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践行者、推动者和示范者。

追“新”逐“绿”赋新能。分公司时刻牢记责任担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成功实现从传统输配电模式向“输配电+绿电管理”综合模式的跨越。秉承“稳中求进、绿色转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发展理念,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风光电项目领域取得了多个突破性成果。《任丘150兆瓦风电项目》顺利获得股份公司和沧州市政府、任丘市政府的建设批复,《任丘100兆瓦风电项目(二期)》也被纳入河北省储备库。截至今年2月,分公司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冀中地区各油气生产单位,完成了108个光伏项目的并网工作,新能源光伏发电基本实现全额消纳,充分展现了分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的统筹调配能力。

数智融合启新篇。油田公司以数智化转型工程为抓手,加快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分公司紧跟数智发展步伐,加快构建华北油田冀中电网油气与新能源融合新型电力系统,以电源建设为前提、柔性负荷为基础、电网优化为重点、少量储能为补充、数字升级为保障、安全可控为核心,统筹“源、荷、网、储、数、智”六个关键环节,系统提升了绿电消纳能力,实现电力系统从“传统型”向“数智型”转变,为油田电力供应的高效性、稳定性与智能化水平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无人机智能巡检超计划完成14条线路、1075基杆塔的建模、验证飞行工作,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也为电力运维模式智能化变革树立了典范。

人才培养辟新径。人才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电力分公司以“提素质、激活力、调结构”为主线,积极推进大工种培训,全力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将供电专业的7个工种优化整合为5个复合型大工种岗位,实现从单一工种向复合型的转变,及时化解了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借助“钉钉”平台开展一体化教学,显著提升了员工的学习效率和培训效果。此外,还建成华北油田首座1:1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实训基地,打造了基地与基层单位相结合的培训场景,通过实地操作考核提升员工理论基础与实操水平。截至目前,已培养具备大工种职业资格的人才超400人,为公司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

春来东风劲,奋楫正当时。电力分公司坚定信念信心不动摇,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于困局中求突破不退缩,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动力十足、活力澎湃,不断铺展开新的改革画卷。